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180
成果描述: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乳基料系列产品产业化工程技术方案的研究”是“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乳基料及干酪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2011BAD09B00)中的研究任务,编号为2011BAD09B02-Ⅴ,属于制造业领域。合同研究起止时间为2011.01-2013.12。应用领域:农业、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课题背景:采用GB/T22000标准及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开展干酪全程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研究,对干酪生产链各环节,实现从源头到加工过程全程的有效的控制,并自动预测食品质量与安全发展趋势,可指导中国干酪生产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安全化生产,成为乳制品生产质量与安全先进的可追溯体系,通过“干酪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及体系建设”建设与实施,有效保障了常温贮藏干酪食品的质量安全;针对于实际实施HACCP体系过程中过于繁琐的问题,细化梳理HACCP体系的建立、管理、审核和培训四个方面,利用计算机的高效性,结合其它方面技术,如数学模型运算、数据库管理等,综合应用到乳品厂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中,开发“HACCP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该软件的目的,是针对要解决HACCP管理系统过于复杂、运行成本过高、和工厂实际情况脱离、HACCP记录的保存等问题。在HACCP建立,运行,审核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软件的数据库,根据具体工厂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提炼,使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软件的建立模块,可以做到辅助建立HACCP计划,管理模块可以对记录进行管理和质量统计分析。审核模块帮助企业适合国家的各项法规,利于食品企业的生产。该软件可以实现具备辅助建立HACCP计划、具备记录记录的功能、建立HACCP体系培训教程、建立HACCP体系在线技术支持和培训网站的功能。技术原理及性能通过“干酪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及体系建设”建设与实施,针对干酪生产链各环节,实现从源头到加工过程全程的有效的控制,并自动预测食品质量与安全发展趋势,可指导中国干酪生产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安全化生产,成为乳制品生产质量与安全先进的可追溯体系,有效保障了常温贮藏干酪食品的质量安全;针对危害分析和危害评估确定的影响常温干酪生产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开展了生物胺及微生物毒素等质量指标的快速检验技术与判定方法研究,建立干酪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标准;通过生物胺的微生物分离与鉴定研究,确定了生物胺产生菌为致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代谢产物,所以在生产干酪过程中需要对原料奶、再制干酪的原料验收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控制生物胺产生的来源及微生物初始菌数,达到有的放矢的控制干酪中生物胺含量保证产品安全的目的;以保质期为三个月的常温贮存再制干酪为对象,研究其贮存过程中生物胺、pH、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及关联性,为产业化生产常温贮藏干酪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常温贮藏再制干酪全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基于物联网的管理协作系统软件的开发。生物胺柱前衍生固相萃取、反相离子对色谱柱后衍生的检测方法的建立。采用亲水亲脂柱快速检测干酪中黄曲霉毒素M1方法的建立。鉴定出生物胺产生菌为致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技术成熟度: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是针对该省干酪系列产品品加工企业在原料质量、生产过程实施监控与管理,具有针对性强、适用性好、技术集成度高、手段先进等特点,可以提升该省干酪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与控制水平,方便企业对干酪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监控。研究成果的实施与应用,可改善常温贮藏干酪的生产与质量,有助于预防重大乳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维护该省的乳品品牌和声誉,并保障乳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的主要研究,关于乳制品的HACCP体系研究很多,但常温贮藏干酪生产流程中HACCP体系建立的研究很少,在中国还未有一条成熟的生产线,因此产业化生产常温贮藏干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对开发的干酪生物胺快速检测技术、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在生产实践中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