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陕西省人民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115
成果描述:
| 课题来源: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分别为:2003C250、SJ08C206、2011JM4028);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恶性消化道肿瘤,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靶向基因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经过短期临床应用,部分患者获得一定疗效,但缺乏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基因治疗的优劣、合适的使用剂量、恰当的给药途径、影响疗效的主要机制以及如何可以提高疗效等科学严谨的数据资料,极大影响了该基因治疗药物的广泛使用。研究目的:明确重组人p53腺病毒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效力;与传统化疗药物的对比效能;使用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探索提高疗效的途径。研究意义:该项目明确了rAdp53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证实了rAdp53的疗效与目标基因的转染效率呈正相关性;并选择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转铁蛋白受体,构建了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提高了p53基因的转染效率,改善了疗效,并经临床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观察获得了印证,为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状况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技术已在该院66例患者及6家三级医院的141名患者进行了推广观察研究,疗效确切。该项目共发表相关专业论文19篇,其中SCI收录4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名。该项目的这些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性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转化成果,推广应用做了必要的论证。由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仍将持续增多,提高他们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仍是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推广应用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将有广阔的市场、潜在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主要论点和论据:rAdp53体外抑癌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与时间的延长,生长抑制率逐渐降低,反映了rAdp53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rAdp53单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弱于部分常用的化疗药物。在体内,rAdp53对肿瘤组织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果,通过不同途径给药,对肿瘤的生长抑制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rAdp53与其载体均具有体外抑制CRC-174细胞株生长的生物活性;rAdp53较其载体具有更强的抑癌作;rAdp53作用于CRC-174细胞株24小时后细胞内即可检出p53蛋白的表达,而其载体作用CRC-174细胞株后,细胞内始终未检见p53蛋白;rAdp53较其载体具有更强抑癌作用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由于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的成功转导及相关活性p53蛋白的表达所致。利用Tf-PEG脂质体对rAdp53进行改良,制备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增强了rAdp53对CRC-174细胞株肿瘤模型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未发生明确的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在动物试验基础上,在临床对结直肠癌并难治性腹水患者开展腹腔灌注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治疗。复合物组较单纯的rAdp53组,显示出更好的抑制肿瘤发展的效果,患者腹水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临床应用期间除常见的发热等伴随症状外,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创见与创新:经过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在国内首次研究在国内首次研究CRC-174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获得了rAdp53对结直肠癌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rAdp53在体内外对结直肠癌细胞株CRC-174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比观察rAdp53与包括5-FU、奥沙利铂等在内的常用化疗药物对结直肠癌细胞株CRC-174的生长抑制强度、效果;揭示rAdp53对结直肠癌生长抑制作用与目标基因转染效率的相关性。构建高选择性的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使得结直肠癌腹水患者多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该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