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植被生态学特性及其资源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湖南省南岳树木园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043

成果描述:

任务来源及应用领域:该项研究来源于湖南省科技厅2011年科技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2011KJ3061.可应用于林业科学技术,包括森林生态、保护生物学、植物园建设、森林价值评估等领域。采用的技术原理: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方法,采用线路调査识别、记录与植物标本采集、鉴定相结合;植被生态学方法研究南岳植被外貌、结构与功能特点、生境梯度、植被发育、人类干扰对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资源利用学与保护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价值。土壤理化分析、水文一物理性质分析、土壤的化学性质分析等。主要性能指标:植物区系及组成:全部以南岳衡山土著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科以热带成分为主,属以温带成分为主,种以亚热带成分为主;区系优势科(属)、表征科(属)和植被(群落)优势科(属)是3个生态学意义不同的、各自独立的属性指标;单种属和少种属的组成及其特有现象;第一次论证南岳衡山是野生银杏居群分布点之一,发现绒毛皂荚新分布点。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了植被生活型、三级生活型谱、叶的特性、生长型及随不同植被型、不同海拔梯度和不同演替阶段的变化规律;植物群落总体、乔木、灌层、草本层的数量特征值及随不同植被型、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24个天然植物群系。11个人工植物植被类型在群落总体、乔木、灌层、草本层不同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及随植被型、群落演替和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α多样性);上述群落的β多样性及其环境对β多样性的影响;物种的频度指数在51.98-75.17%之间,均集中在r级,无v级物种,优势种呈集中分布,物种在各海拔梯度分布不均匀,垂直分布格局十分复杂。植物群落动态:南岳衡山自然稀疏规律及其现状;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中的扩展型树种有40种,隐退种37种,稳定侵入种25种,随机侵入种33种。3种森林演替途径:一是从原生裸地向顶极群落的演替方向;二是次生演替方向;三是由毛竹侵入天然常绿阔叶后,发展成毛竹林的扁途演替方向。植被类型及组成特点:提出了南岳衡山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和群落组成系列;划分了野生植物群落分布带,特别是确定了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南岳衡山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选出燃料油植物22种,景观植物27种。调査清了国家重点野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和古树名木。通过生态功能指标确定了生态功能及其在不同植被类型、海拔梯度、植物演替过程中的分异规律,划分了植被类型的功能等级:土壤全氮、有机碳、有机质、阳离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总量、C/N等。应用情况:该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珍贵树种培育、拟生造林和景观修复等:通过合理开发药材、苗木、种子等获得经济利益1000万元;每年增加游客5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为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地提供基础资料和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传统旅游模式向生态旅游模式转型提供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和煅炼20名科研人员。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