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021
成果描述:
| 该课题来源于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01Z001)。珍稀濒危动物是一类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发展对外关系、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广西是中国珍稀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上人为过度捕捉,许多物种已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项目对瑶山鳄蜥、大壁虎、穿山甲、蛇雕、红腹锦鸡等(分别被列为中国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并对线粒体基因组上的39个基因进行了定位和结构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瑶山鳄蜥、大壁虎、穿山甲、红腹锦鸡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瑶山鳄蜥与毒蜥科的占拉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的亲缘关系最近。穿山甲和食肉目为姐妹支,支持中华穿山甲和食肉目为姐妹群的观点。红腹锦鸡与雉科的绿雉(Plasianus versicolor)亲缘关系较近。大壁虎的分子生物学、核型和同工酶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大壁虎种群内产生了分化,分化的程度为亚种水平。因此,红斑大壁虎和黑斑大壁虎还是一个物种,均属于保护对象。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包含的遗传信息丰富,是研究动物系统发育的最可靠的分子标记之一。该项目完成了上述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系列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出版了专著一部,发表了12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为这些物种的分类、进化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论文被Plos One,Mitochondral DNA,Cytogenetic and Genome Reseach,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他引1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