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青岛市市立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61
成果描述:
| 该项目属医药卫生领域。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全球超过3500万人罹患AD,如不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一数字还将每20年翻一番。AD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复杂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手段,已成为一世界难题。因此,研究AD发生和发展的易感机制,寻找并确立新的药物干预靶点,是AD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该项目历时5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资助下,通过自主创新,综合利用分子流行病学、群体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对AD发病的神经炎症机制和药物干预新靶点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创新:1.率先建立了大样本的汉族人AD遗传和临床资源库,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从基因遗传多态性及蛋白表达等水平上来探讨TLR9、CD33和BIN1在AD早期预警和诊断中的作用,从基因遗传多态性上探讨神经炎症基因TLR2、TLR4、NLRP3、IL-12、IL-23R、CR1和PICALM在AD早期预警和诊断中的作用;该研究发现了神经炎症基因TLR2,TLR4,TLR9,NLRP3,IL-12,IL-23R、CR1和BIN1为汉族人群AD的易感基因,并确立了相应的遗传风险位点;证实了上述神经炎症基因在AD发病中重要作用。2.应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以及快速衰老SAMP8小鼠动物模型,分别模拟早发、晚发AD,以炎症因子NLRP1、IL12/23 p40亚单位为靶,采用脑室微注射小干扰RNA的干预方法,以观察NLRP1、IL12/23 p40亚单位对小鼠模型病理以及行为学的影响。该研究阐明了NLRP1、IL12/23 p40亚单位在AD的发病中重要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AD的发病机制;同时靶向调节NLRP1、IL12/23 p40亚单位还可能为AD的靶向干预指示一条新的预防、治疗途径。该项目不仅对深入阐释AD发病的炎症分子机制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为AD的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通过靶向作用于上述参与AD病理进程的关键分子将对AD的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发和新的诊治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篇,均被SCI收录,累计影响因子达89分。该项目还受邀在美国神经病学年会、亚洲大洋洲神经病学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口头发言,并获得2项国际学术奖励。Annu Rev Neurosci杂志(IF:22.66)邀请课题组为该杂志撰写相关综述,美国学者邀请我邀请课题组编写世界知名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Adv Clin Chem(Vol.56)一书的相关章节。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27次,用于现场培训9次,共培训省内外人员近千名。培养研究生25名,所培养的研究生曾荣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5人次,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4人次。部分研究成果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该项目已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多家大型三甲医院中推广应用,提高了应用单位AD早期诊疗水平,推动了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实现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跨越,社会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