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山东省立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60
成果描述:
| 该项目属于临床医学神经内科学领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在中国,1990年AD患者为193万,2010年已达到569万,患病人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尽管已经做过大量研究,但其详细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治疗和预防尚属世界性难题。中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的重要组织部分,在许多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好中国丰富的中药资源,探索使用中药防治AD,是一项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临床意义。海风藤是一种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功效的中药。该项目研究了海风藤防治A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作用,为临床上使用中药防治AD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丰富了AD的防治手段。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97381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2008C116)和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GSF10229)等多项资助下,深入地研究了脑内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功能紊乱与AD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观察了海风藤对脑内慢性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取得了以下创新:率先应用了APP/PS1转基因AD小鼠模型和Ab寡聚体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观察Ab寡聚体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对炎症介质(IL-1、TNF-α、NO、PLA2、COX)表达的影响;提出了Aβ寡聚体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是AD的始动因素,为阐明AD炎症反应的启动机制和新的干预靶点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率先应用了Aβ寡聚体持续微渗泵侧脑室注射的方法成功建立AD大鼠模型,并采用AD动物模型海风藤灌胃给药的方法,探讨海风藤对AD脑内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神经元损伤及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为AD防治策略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应用Ab寡聚体体外诱导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损伤模型和Ab寡聚体微渗泵侧脑室内注射大鼠模型,探讨了AD中胰岛素信号通路损害(InsR、Bcl-2、AKT/PKB、IRS-1、CREB)及其对神经元损伤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阐明AD的发病机制开辟了新的思路;并进一步证实Aβ介导的神经元损伤及学习记忆损害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损害有关。该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在SCIE中共被引用13次,其中他引12次。中华医学会系列文章6篇,培养临床和科研型硕士、博士共计20余人。举办国家、省部级学习班十余次进行推广,共培养学员达万人。该项目中海风藤提取、寡聚体制备和AD模型大鼠的制备等试验方法技术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四五六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和济南军区总医院等三甲医院得到应用和推广,并在相应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该项目对同行业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高了AD预防治疗的水平,利于保护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