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59
成果描述:
|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原因导致背根神经节慢性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可产生根性神经痛,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家族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参与了CCD后根性神经痛的产生,但机制尚不明确。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又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细胞骨架对TRPV4通道功能的调控机制,TRPV4下游信号分子和信号传导通路。该研究进行了体内、离体培养细胞和转染工具细胞HEK293实验研究,从多方面、多层次深入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后根性神经痛的机制。该研究首先应用大鼠CCD在体模型,鞘内注射TRPV4激动剂、抑制剂和相关分子信号阻断剂,结果显示TRPV4抑制剂钌红、NO合成酶抑制L-NAME、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和PKG抑制剂Rp-8-pCPT-cGMPS均可抑制CCD大鼠热痛敏,降低大鼠DRG NO衍生物亚硝酸盐浓度。CCD能够明显上调nNOS、iNOS、SP、CGRP蛋白和基因水平。同时,采用鞘内注射NF-κB的阻断剂PDTC和BAY,腹腔注射钙通道阻断剂mibefradil,可抑制CCD大鼠热痛敏,降低大鼠DRG NO衍生物亚硝酸盐、NF-κB活性和nNOS浓度。TRPV4激动剂4α-PDD能够减弱L-NAME、PDTC、BAY和mibefradil的抑制作用。鞘内注射TRPV4 siRNA可以明显抑制CCD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觉过敏。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mibefradil阻断钙通道后,CCD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抑制。同时,阻断钙通道可抑制CCD导致的NF-κB活性及NO含量升高。证明在CCD疼痛模型中,TRPV4激活诱发钙离子内流,介导Ca2+-依赖性的NOS的产生,进一步介导活化NF-κB,通过TRPV4-NF-κB-NO-cGMP-PKG信号通路调节神经肽类物质SP和CGRP的合成增加,产生根性神经痛。利用在体神经纤维电生理技术,记录到CCD组DRG神经元的异位放电率增高。TRPV4阻断剂钌红可明显抑制异位放电,而激动剂4α-PDD可明显增加受损DRG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波幅。证明TRPV4参与介导了CCD后受损DRG神经元的异位放电。在CCD受损侧DRG神经元细胞上,膜联蛋白A2与TRPV4在DRG神经元存在部分共定位,能够相互免疫共沉淀。siRNA干扰膜联蛋白A2可以明显降低DRG神经元内TRPV4的功能。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碱、微丝解聚剂细胞松弛素B和细胞松弛素D可缓解CCD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降低TRPV4电流峰值,延迟峰值时间。证明细胞骨架蛋白可调节TRPV4的表达和功能。首次提取出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膜联蛋白A2和微管蛋白β5基因Anxa2和Tubb5,成功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在工具细胞HEK293中高效表达。在TRPV4与微管蛋白β5和膜联蛋白A2共转染的HEK293中,TRPV4与微管蛋白β5和膜联蛋白A2蛋白共分布;TRPV4与微管蛋白β5可以相互沉淀,但与膜联蛋白A2不能相互沉淀。证明细胞骨架膜联蛋白A2及微管蛋白β5可以调控TRPV4通道的功能,TRPV4羧基端在其与微管蛋白β5相连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成果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7篇。该项目成果阐述了TRPV4通道在根性神经痛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加深入认识了根性神经痛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为镇痛药物和物理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更多靶点。对康复医学的学术发展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成果在多家应用,治疗根性神经痛患者2000余例,为广大患者祛除病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