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51
成果描述:
| 该项目所及的学科领域有皮肤肿瘤、分子生物学、药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及发现点: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是皮肤科常见恶性肿瘤,寻找一种新的有效地防治SCC的天然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该实验通过培养人A431皮肤鳞癌细胞株,使之植入裸鼠体内,制备皮肤鳞癌动物模型,应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Res)进行干预,通过对裸鼠及肿瘤的物理观察,了解Res的治疗及毒副作用;通过对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及TUNEL实验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urvivin、P53、ERK蛋白及mRNA的表达,观察Res的毒副作用及对皮肤SCC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探讨Res对体内SCC的抑制作用分子调控机制。主要发现点:Res对人皮肤鳞癌A431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Res抑瘤作用较经典抗癌药CTX更安全。Res对SCC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Res可以抑制SVV的磷酸化水平,进而下调SVV蛋白及mRNA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Res通过对MAPK/ERK传导通路的活化,上调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活化的P53蛋白通过对抗SVV蛋白抗凋亡的活性进一步诱导凋亡。科学价值:皮肤鳞状细胞癌是皮肤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SCC的方法有限,其中首选手术切除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而手术切除对患者的容貌影响较大,而术后化疗药物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毒副作用,并且治疗费用昂贵,所以寻找一种新的有效地防治皮肤鳞状细胞癌且毒副作用低的天然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该研究明确了Res对人皮肤鳞癌A431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Res抑瘤作用较经典抗癌药CTX更安全。为植物抗肿瘤药物临床治疗皮肤肿瘤这一领域提供重要理论指导。该研究阐明Res抑制SC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Res这一植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为皮肤SCC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对皮肤癌治疗领域、植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领域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对该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行引用评价:该课题共发表相关论文9篇,共发现被引用12次,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受到皮肤专业研究同行的一定关注和一定程度的好评。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崔盘根教授认为该研究结果有较大发现与开拓创新,对皮肤癌治疗领域、植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领域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对该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该课题研究成果经鉴定行成如下意见:创新点:有关Res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国内外学者多集中在Res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研究,而Res对肿瘤抑制作用机制的体内研究报道罕见。探讨Res对体内SCC的抑制作用机制,为植物抗癌药治疗皮肤鳞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该课题对皮肤鳞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该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查新报告结论:国内除该课题组3篇关于白藜芦醇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裸鼠移植瘤影响方面的相关报道外,未见其他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