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及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东南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32

成果描述: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保证处理效率的同时,需具备“低成本、易管理”的特点才能真正得到推广应用。研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宜技术与装备,已成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关键。实践证明,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匮乏,各地经济及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单独运用生物或生态技术无法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和江苏省等的共同支持下,本着“因地制宜、高技术、低投资与运行成本、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创新性率先提出了生物生态组合工艺以及构建污染净化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理念,从“十五”到“十二五”开展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形成了完整的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体系,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如下:理念与工艺创新: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物生态组合新工艺,构建污染净化型农业的新理念。科学设计生物单元处理有机污染物、生态单元资源化利用氮磷的功能分工,实现了生物单元易于管理,生态单元建设成污染净化型农业并创造经济效益的目标。单元技术创新:生物单元:研发了大深径比高效厌氧产沼气、反硝化脱臭、多构型跌水充氧、脉冲复合填料生物滤池等多项高效、低维护的生物处理单元创新技术。以上技术工艺上各具特点,可因地制宜地满足不同技术需求,形成了生物单元的可选技术体系。生态单元:研发集成了水耕蔬菜人工湿地、水位浸润度可控潜流人工湿地、阶式多功能强化生物生态氧化塘及生态沟渠沿程拦截降解等生态处理单元技术,为生物生态组合工艺中生态单元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了氮磷资源化利用、生态单元景观化、园林化的可选技术体系。技术体系创新: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单元创新技术进行系统化优化组合、集成创新研发,形成兼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营养盐综合利用、农村村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化需求的系统方案,建成一整套适合平原及丘陵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相对集中和分散的农村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成套技术和应用技术规范。知识产权情况:该项目涵盖国家水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25个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其中授权1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所开发的技术入选《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技术指引》等技术指南;发表论文87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27篇。技术经济指标: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根据排放要求分别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或B标准,回灌农田的处理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分散式生物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建设成本小于5000元/吨,直接水处理成本小于0.15元/m<'3>。处理设施建设较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可节地20%以上。应用及效益情况:截止2013年,该项目技术已应用于太湖流域的高淳、江阴、宜兴、无锡、淮安及云南等多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建成工程321座,已建成工程设计处理水量7411吨/天,可实现污染物年削减COD 571.4吨,TN 54.2吨,TP 7.34吨。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