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固一通”针灸法效应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湖北中医药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15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于中医针灸学科领域。腧穴是针灸防治疾病效应的基本要素,有效的腧穴配伍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针灸临床开展优选穴位组方,通过腧穴配伍的协同作用,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是当今针灸学领域的热点和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针灸“治未病”和腧穴配伍理论,该项目提出的“双固一通”针灸治疗学方法,是对中医针灸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符合临床疾病的重要需求。项目团队围绕“双固一通”针灸法开展了长期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对针灸临床进行合理腧穴配伍以达到协同增效作用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项目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省级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双固一通”针灸法临床疾病的防治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并在多种疾病研究中,包括糖尿病、帕金森病、心肌缺血、骨质疏松等,进行了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实验理论充足,结果真实,结论明确,成果丰富。实验提示,“双固一通”针灸法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应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对疾病症状有改善,而且对机体整体的免疫、内环境稳态等方面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是机体整体调节的很好临床治疗方法。“双固一通”针灸法治疗疾病,更注重整体调节,以治为防,防治结合,具有固本通邪的优势。该项目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成果在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多家临床针灸疾病的防治中,有效开展了“双固一通”针灸法对临床疾病的防治,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团队系统地开展了“双固一通”针灸法防治临床疾病的效应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方向具有较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培养多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数十篇,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双固一通”针灸法对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一种继承和发扬,更是一种创新,对针灸临床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