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44
成果描述:
| 课题来源与背景:1.IL-1及IL-Ra拮抗剂与肾小球疾病的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基0141025);2.IL-1Ra治疗肾小球疾病安全性的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22906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儿科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认为其与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导致的细胞因子异常失衡分泌有关,细胞因子特别是IL-1、TNF-a等在其发生、疾病进展及预后等方面中起重要作用,而IL-1受体拮抗剂(IL-1Ra)能阻断这些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的生物制剂,使IL-1Ra在治疗人类肾小球疾病成为可能。为此,该项目应用IL-1Ra治疗PNS,观察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和血生化、24h尿蛋白的改变,为进一步研究PNS的发病分子机制,在重要环节采用联合细胞因子拮抗剂治疗、从分子水平防治PNS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基础方面,应用阿霉素即多柔比星(ADR)造模,建立的大鼠模型ADR肾病组、ADR肾病IL-1Ra治疗组、ADR肾病生理盐水治疗组,结果表明IL-1Ra对ADR肾病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能从多方面阻断IL-1在肾病综合征大鼠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对改善预后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使ADR肾病大鼠尿蛋白排出明显减少、提高血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至炎细胞因子IL-1、TNF-A水平,同时能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6、IL-10、IL-13的血清水平,对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无影响。临床方面: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由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极为复杂,疗效不佳。课题组采用连续冲击治疗组和CTX非连续冲击治疗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予3-17年的追踪随访。结果表明,CTX连续冲击治疗较CTX非连续冲击治疗可更快提高血浆Alb水平,使尿蛋白转阴更快,提高完全缓解率,连续冲击治疗住院次数少,医疗费用明显低于非连续冲击治疗,近期安全,远期未发现性腺损害。探讨糖皮质激素(激素)对PNS及不同病理类型PNS血清IL-1、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TNF-a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是IL-1、-6、TGF-β1、TNF-a的有效抑制剂,动态监测这些因子的血清水平,可了解疾病的变化过程,特别是监测TGF-β1,对判断MsPGN和FSGS的发展进程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分析PNS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探讨其病理类型与临床的关系,对RNS的病理类型在治疗过程中的转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当疗效不理想时,应重复肾穿刺活检,以便及时掌握其病理类型的转化,为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新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针对PNS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课题组加用玉屏风颗粒,结果发现,玉屏风颗粒可调节PNS患儿免疫状态,对防止PNS复发和治疗困难有积极作用。对桂西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肾脏损害(MPPKI)进行较大宗的研究,发现住院的MPP并发MPPKI达25.00%,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MPPKI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失调;此外,课题组在国内首次报道甘露醇诱发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警示在临床上,甘露醇不仅在成人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儿童也很常见。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创新性提出应用IL-1Ra治疗PNS,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PNS的发病分子机制,在重要环节采用联合细胞因子拮抗剂治疗、从分子水平防治PNS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首次在国内应用大剂量CTX连续冲击与泼尼松联合治疗RNS,可更快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使尿蛋白转阴更快,提高完全缓解率,连续冲击治疗住院次数少,医疗费用明显低于非连续冲击治疗,长期追踪(3-17年)发现近期安全,远期未发现性腺损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提出对RNS的病理类型在治疗过程中的转化情况要进行监测,当疗效不理想时,应重复肾穿刺活检,以便及时掌握其病理类型的转化,为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新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4.针对PNS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及低下,临床上加用玉屏风颗粒可调节PNS患儿免疫状态,对防止PNS复发和治疗困难有积极作用;对桂西地区MPP引起MPPKI进行较大样本的报道和免疫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在国内首次报道甘露醇诱发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警示甘露醇不仅在成人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儿童也很常见,及时监测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的相关研究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安全性能高。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相关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已经在广西、云南和贵州三省多家三甲、二甲医院广泛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课题组已经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Journal of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等刊物发表论文20篇,专著2部(实用儿童肾脏病学、儿科基础与临床),其中SCI收录2篇(影响因子共6.134),中文核心期刊11篇,被引用92次,并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得到国内外同行极大关注,同时培养了3位研究生及该院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历年获奖情况:未申报任何级别的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