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区绿宝生化技术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648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于植物保护领域。中国大陆地区于2002年6月首次在海口和三亚发现椰心叶甲严重为害椰子等棕榈科植物,后迅速蔓延至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等省区,严重威胁当地的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该成果得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资助,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明确了椰心叶甲入侵成灾机制。揭示了成虫寿命长、生殖力高、取食量大、飞行能力强、对环境胁迫适应性广是椰心叶甲暴发成灾的内因;本土寄主适合度高、本地天敌资源缺乏是该虫暴发成灾的外因。2.引进并培育出适宜中国大面积应用的椰心叶甲专性寄生蜂耐寒品系。系统研究了2种引进天敌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生物学、生态学;通过连续多代梯度低温驯化,培育出2种适宜国内大面积应用的耐寒品系寄生蜂,使非越冬区的放蜂时间由5~6个月扩展至7~8个月。3.研发了3项绿色防控关键技术。(1)明确了害虫的空间分布型,构建了种群数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4.8%,组建了害虫防治指标简易计算模型,研制出虫情专用高位监测仪,查虫工效提高5倍以上;(2)突破了寄生蜂寄主椰心叶甲规模化饲养难题,研制了“以叶养虫、以虫繁蜂”的低成本、标准化天敌寄生蜂扩繁工艺,建立了日产50万头寄生蜂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6亿头以上,2004-2015年累计生产寄生蜂35亿头,研制了寄生蜂贮运技术,使天敌产品的货架期延长了10天,研发出天敌专用释放器和混合释放技术,使寄生蜂在田间的利用时间由2天延长到3天,运输途中寄生蜂损耗率降低81%; (3)研制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专用杀虫剂45%椰甲清粉剂(登记号:PD20121938),创新了精准靶向和缓释减量施药技术,防效90%以上,持效期90天,与常规化防相比,用药次数由每年12次减少到3~4次,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成本均降低50%。4.研究集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针对不同寄主植物分布区域的气候及生态特点,提出了5种绿色防控策略,构建了寄生蜂越冬经济作物区、寄生蜂越冬生态林区、寄生蜂越冬园林景观区、寄生蜂非越冬园林绿化区和岛屿、海岸线生态区等5种防控模式。经大规模应用,防效达85%~90%,有效解决了椰心叶甲防控难的生产实际问题。该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700万亩次,近三年累计挽回经济损失51.57亿元,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应马尔代夫政府邀请,应用推广该项成果,得到马方高度肯定,成效显著。该成果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各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各1项;发表论文84篇、出版专著5部;获农业部农药正式登记产品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