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西安交通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643
成果描述:
| 该项目属普通外科学领域。原发性肝癌是中国死亡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肝癌总体切除率低、安全性差、复发转移率高严重制约肝癌总体疗效的提高。手术创伤和应激性炎症损害是影响肝癌手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病毒性炎症持续肝损害是术后肝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目针对这些重要问题,创建系列围绕“炎症与损伤控制’有效提高肝癌手术疗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体系。取得如下创新成果:首次提出围术期“炎症与损伤控制提高肝癌手术安全性’’的新理论:阐明肝癌手术创伤及大血管阻断,炎症因子级联瀑布效应致肝脏和肺肾脑等远隔脏器损害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干预靶点。基于前期研究,提出肝癌手术中“肝血流轴多脏器功能保护”的新理念。成果发表于Hepatology, AnnSurg等著名期刊。建立系列“损伤控制’’的肝癌精准外科技术:首创Glisson蒂三大主支和肝静脉支“超选+序贯+组合”式阻断的解剖性肝切除技术,实现“精确无血切肝”自主研发磁性自吻合人工血管,实现肝脏离体期间无泵静脉快速转流,简化肝脏离体切除操作,降低缺血再灌和淤血损伤。创立术前炎症评估、术中炎症损伤保护、术后抗炎药物处理的“肝血流轴多脏器功能’损伤防治体系。使中晚期肝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由6.0%降至0.5%,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由9.9%降至5.0%。国内最早开展中晚期肝癌“降期治疗”技术:开展经腹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期和分期双重栓塞化疗、微波固化治疗等中晚期肝癌高效治疗技术。最早确立“双栓”适应症、药物剂量,微波治疗功率参数和围手术期管理规范等。为随后开展的介入以及射频等技术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完成中晚期肝癌降期后二期切除340例次,5年生存率达32%。建立“创伤性和病毒性炎症损伤联合控制”降低肝癌复发转移新体系:阐明手术创伤和应激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病毒激活所致慢性炎症损伤促进肿瘤发生进展新机制。建立围术期抗病毒+抗炎治疗,术中肿瘤“原位隔绝灭活+逃逸细胞清除”,术后规范介入治疗复发防控体系,使肝癌术后1年复发率由28.9%降至19.6%。国际率先开展肝癌肝移植术后“FK506+西柚汁”的低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全身免疫抑制副作用及肿瘤复发风险。使肝癌肝移植术后1年复发率由25.8%降至13.8%, 5年生存率由20%提高到51%。成果发表于Hepatology, Am J Transpl等期刊。经验写入《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专家共识》。对《2011年美国肝癌防治指南》提出补充性建议,被Hepatology刊用。该项目共治疗中晚期肝癌8632例次。1、3、5年生存率由55%、23%、11%,提高到82%、57%、38%。发表论文453篇,SCI收录188篇,总影响因子649分,他引2567次。获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建立1个国家级和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365名,进修医师1200余名。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主办学术会议50次;手术巡讲53场次;CME肝癌防治项目13届次。创新的关键技术要点在国内9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