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636
成果描述:
| 中国肝胆肿瘤发病率和手术切除率位居世界前列,但肝胆肿瘤病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之时学科十分薄弱,分子病理诊断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临床肝移植发展很快,但直至21世纪初期仍极少施行肝穿刺病理诊断,肝移植病理学科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该团队在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中,系统性开展了肝脏和肝内胆管系统肿瘤和肝脏移植病理诊断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创新肝胆肿瘤组织学分类体系:在世界单中心最大系列4万余例切除肝胆肿瘤病理诊断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三大型”(瘤样病变、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六亚型”(肝细胞性、胆管上皮性、血管和淋巴造血性、肌纤维和脂肪性、神经和内分泌性、杂类肿瘤),100余种病变的新分类体系,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30种病变的传统分类方法,首次明确了肝胆系统肿瘤的病理类型谱构成特点,标志着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为肝胆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分子分型、病理诊断的精细化和临床治疗的个体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被美国BioMedLib评为2011年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中相关领域的20佳论文之首。创新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体系:创新性提出小肝细胞癌病理生物学演变特性和诊断标准、复发性肝细胞癌克隆起源模式和检测技术、双表型肝细胞癌新亚型和诊断标准、以及肝癌癌前病变癌变风险的分子评估技术策略等分子病理学诊断新指标和新项目,提出了一系列肝胆肿瘤病理学新概念、新认识和新标准,首次创立了系统的肝胆肿瘤分子病理学诊断新模式和新技术体系。创建肝胆肿瘤病理诊断技术规范:形成了以病理诊断新指标和新项目为特征的新型专科病理诊断技术体系,实现了肝胆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程序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病理诊断确诊率>99.8%,为文献报道最好水平。创建肝移植病理诊断技术规范:在完成1,400例次大系列肝移植肝穿剌病理诊断的基础上,建立了3小时快速石蜡包埋组织制片和快速病理诊断报告的肝移植专科病理技术流程、提出了基于急性排斥病理亚型诊断的临床个体化治疗等新概念和新模式,病理诊断确诊率达到97.6%,为文献报道最好水平。首次建立肝肿瘤和肝移植病理诊断行业标准:制订中国首个《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肝脏移植常见病变的病理诊断与分级指南》和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病理部分;主编中国首部肝肿瘤和肝移植病理诊断工具书;成立中国首个肝肿瘤和肝移植专科病理学组。发表论文196篇,其中SCI论文114篇,总影响因子467.229分,总引用频率2,064次,主编专著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为全国100余家医院完成了3,000余例疑难会诊;参加卫生部肝癌诊疗规范推广培训涵盖百余家医院,参加学习班和学术会议报告100余人次,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上述开创性成果形成了中国肝脏外科病理学的优势研究领域,在推动中国肝脏外科病理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上发挥了主要的中心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