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首页
需求中心
成果中心
项目中心
知识产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检索
新闻资讯
公证处
技交所
我要交易
关于我们
Menu
首页
需求中心
成果中心
项目中心
知识产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检索
新闻资讯
公证处
技交所
我要交易
关于我们
登陆/注册
创伤术后血栓风险评估基因检测试剂盒研发
地区:
安徽省 合肥市
关键词:
DVT,基因检测,试剂盒
需求类型:
关键技术研究
需求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需求编号:
D2021040600000302
解决方案:
暂无
审核状态:
通过审核
需求描述:
需求描述: 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深静脉血栓临床上好发部位为双下肢静脉,是骨折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目前公认的3种DVT 发生机制是: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骨折后,由于疼痛与制动,患肢运动受到影响,导致下肢静脉流速缓慢;同样,组织的创伤、下肢水肿和炎症浸润也阻碍下肢静脉回流,会对静脉壁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手术后的高凝状态,也为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血栓一旦形成,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演变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肺栓塞(PE)等,都是致命因素。 目前,临床上DVT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多普勒血管超声和肢体的深静脉造影等,但此诊断方法不易操作,且用时较长,容易延误患者抢救时间;另外DVT 临床症状与创伤、淤血、骨折后水肿近似,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等。针对DVT 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微创介入治疗、超声溶栓治疗等,但是以上方法仅能用于部分患者,不具有普适性,导致治疗风险过高,因此临床上DVT 的提前预防相较于血栓形成后的治疗更为有效; (1)在基因组层面全面阐述血栓发生的分子机理; (2)建立以基因型为基础的血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 (3)实现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真正做到解决该临床痛点,以试剂盒的形式向院方提供价格低廉且快速精准的基因检测产品。
成果匹配
Prev
Previous
“七步洗手法”动作识别算法
Next
关于“一种新型便携式尿液收集测量容器 ”实用性转化的探索与改进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