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全瓷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0287

成果描述:

该研究属医药卫生科技(口腔矫形)领域。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是美学修复的主要材料,但在临床应用中,材料的脆裂、修复体的颜色和精度是制约其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材料的国产化也是个重要问题。因此,该课题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围绕全瓷材料碎裂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动态无损检测系统和新的研究模型,并对影响修复体断裂的重要因素(干燥和潮湿环境、静态和动态疲劳、温度和机械疲劳)进行了研究;围绕影响修复体颜色的关键因素(基牙颜色、瓷层颜色和厚度、试色糊剂颜色和树脂粘结剂颜色)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参数;针对几种全瓷修复体的临床精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修复体系统的最终的体内精度参数;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新型纳米氧化锆/羟基磷灰石复合粉体以用于固定修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上述研究结果已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被收入全国研究生统编教材。主要创新内容:1.国际上首次建立牙科陶瓷材料微小试件的力学测量系统并应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全瓷材料微裂纹进行实时、动态无损检测,使瞬间断裂的陶瓷脆性材料试件的微裂纹的产生、演化过程得以追踪和重现,克服了口腔全瓷材料裂纹分析只能对破坏试件断面进行静态分析的缺陷。2.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口腔全瓷材料力学研究的新模型并应用实验力学测试、光弹应力分析和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相互验证。同时对常用的三种基底材料(PMMA,树脂和离体牙本质)的吸水膨胀性以及不同材料和形状(牙形及片形)的基底代型对可切削陶瓷断裂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离体牙牙形基底为研究模型的最佳基底。3.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潮湿环境下牙科陶瓷微小试件的疲劳加载的学测试系统并研究了干燥和潮湿环境、温度和力学循环疲劳对Sirona CEREC Blocs、IPS e.maxCAD及inCoris ZI meso CAD/CAM可切削陶瓷断裂强度的影响,获得了潮湿环境和循环疲劳加速材料老化失效的量化结果。4.国际上首次应用电脑比色法在临床上获得了四环素牙的颜色分布特征、并获得了试色糊剂在体内贴面和全冠应用中的临床颜色效果及与其粘结剂的临床颜色匹配性的重要特征值。5.国际上首次在临床上采用硅橡胶间隙复制技术对IPS Emax铸瓷冠、Emax CAD椅旁CAD/CAM切削全瓷冠和LAVA实验室CAD/CAM切削全瓷冠的临床精度进行了测试,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为临床相关修复提供了直接依据。6.国际上首次研发了拟用于冠桥修复的纳米氧化锆/羟基磷灰石复合粉体新材料,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应用并推广。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论文11篇,相关论文他引98次,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相关研究被收入全国研究生统编教材。项目拓展了本学科临床修复技术的新领域,培养了学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人才梯队。临床上完成全瓷嵌体、贴面和冠桥修复11599例,举办国家级的继续教育学习班15期,学员1220人,培养研究生18名,国际国内全瓷修复专题讲座65次,听众逾2万人次。12次国际、28次国内学术交流。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