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971
成果描述:
新疆作为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核心区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疆全方位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国家高度重视新疆区域民族特发重大疾病的研究和防治。作为新疆医学研究工作者,应当秉承使命,努力解决特高发和重大疾病(如包虫病、食道癌、宫颈癌等)的发病机制、药物研发等科学问题。一直以来,新疆大多数科研课题因没有国际实验动物使用评估和认证委员会资质的(AAALAC)批准,其同质性和实验数据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深受质疑,甚至高影响因子实验动物论文难以发表,极大制约了新疆医学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自2008年起,在自治区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由一附院投入建设经费,同美国哈佛大学比较医学系和中国上海模式生物中心合作共促,在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新疆医学疾病动物实验研究共享平台建设及应用》和科技支疆《新疆地区模式生物研究共享平台的建设》两个项目的支撑下,历经6年,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和具备国际实验动物使用资质的动物实验研究体系,并孕育了走向世界的包虫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和进入国内卫生行业前列的心血管疾病团队。在973和863专项、国际合作专项,以及5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撑下,发表了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论文、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相应的知识产权;不仅为创新新疆民族特异性疾的机制研究、开发新药和制定防控治疗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新疆医学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取得高水平的医学研究成果提供了保障。完成的创新性工作主要有:国际标准资质动物实验体系的建设:该项目的国际标准资质动物实验体系是以国际标准化实验动物管理模式、国际标准化动物使用伦理委员会和伦理审查、国际标准化实验动物研究技术平台、规范化动物实验研究流程、国际标准化实验动物研究团队五个方面构建。国际标准资质动物实验体系的转化应用:有效支撑了国家省部共建新疆感染性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心血管疾病研究和新疆医学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创新团队;支持565项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6项、国家级项目121项、省部级项目236项、其他各类项目202项),协助立项经费近5000万;培养了新疆医学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人才),以及近千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支持12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自主研发了3种基因剔除小鼠模型;获得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支撑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121篇(36篇SCI,80篇国内核心期刊,5篇省级期刊)、出版专著2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体系运行成熟稳定,被国内21家科研院校共享,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新疆生命科学研发与转化节约经费近千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