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寒冷地区大型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维护关键技术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969

成果描述:

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以提高克拉玛依引水工程运行维护能力为目标,着力解决工程输水运行期短、输水流量不足、维修工程量大、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等技术问题,创建了寒冷荒漠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渠道病害识别、诊断与安全评估方法,包括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技术,衬板脱空、基础滑坡检测方法,腐蚀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复核计算方法,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安全评估方法;研发了防渗抗裂抗硫酸盐腐蚀改性树脂乳液砂浆、改性环氧灌浆材料、结构加固专用胶、碳纤维布加固专用胶等结构修补加固新材料,大口径大变形管节渗漏修补、环向预应力主动控制混凝土开裂等快速维修新技术;提出了隧洞增流缓降综合处置技术;筛选出12种荒漠草本植物和椰壳纤维网,开发不同植草造林方法、种植播种时段、结构布局、立地条件的早春悬湿层土壤水分适当补水灌溉的植草造林技术体系,形成了干旱、寒冷、多风荒漠区近自然免维护荒漠草本植被边坡防护技术;结合新疆油田公司企业化管理现状,引入HSE创建全方位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开展原水运行优化调度系统、水资源安全预警与调控技术、引水工程综合诊断和评价等研究。开发了电子巡检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营销收费系统、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原水运行优化调度系统,实现了水务现代化;辨识出了影响工程安全运行能力的主控因素,确立了相应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实现了运行管理制度上的集成创新。项目取得成果39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布国家水利行业标准1项、自治区地方标准2项。公开发表论文28篇(EI论文6篇),撰写学术专著2部。主要经济及技术指标:快速修复技术减少混凝土养护期四分之三;改性树脂乳液砂浆强度较普通砂浆抗冻性能从F50提高到F300,粘结强度比普通砂浆提高21%,7天达到设计强度;综合维修技术提高引水工程渠道利用系数1.4个百分点,延长渠道输水运行期15-20天,增加输水流量4-7m<'3>/s;大口径PCCP管节渗漏修补新技术适应变形能力较普通处理方式提高2倍,寿命延长1倍,渗漏量减少90%;筛选12种近自然免维护荒漠草本植物和1种非生物椰壳纤维网护坡技术,成活率总体达到70%,盖度平均达到50%;试验渠4.7km,应用渠道329km,推广应用68.4万亩灌区等;培养技术人员309人,培训职工5500人次。应用推广及效益分析:成果在克拉玛依引水工程329km干渠、水库和工程沿线福海、和丰、184团、137团,以及深圳、青岛、水电十三局、安哥拉等20余地得到应用。保障了克拉玛依引水工程安全运行,避免了改扩建引水工程,节约投资50亿元以上;增加引水能力达0.84-1.31亿m<'3>/年。合计增加效益50.3亿元。促进了克拉玛依城市及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部分技术已推广到全国水利行业。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