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用琥珀酸酯淀粉的生产方法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44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是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变性淀粉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食品工业用琥珀酸酯淀粉的生产方法,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于2010年10月向国家专利局提出申请,2014年4月获得授权,授权专利号ZL201010296645.6。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复合变性方法能够赋予淀粉多方面性质,作为食品添加剂如增稠剂、稳定剂、赋形剂等应用于食品工业,所得产品具有独特的双峰型粘度曲线,使得多元变性淀粉能够兼顾多种产品的适用性。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以原淀粉为原料,在水相体系中采用“交联—酯化”多元变性工艺路线研制生产琥珀酸二淀粉磷酸酯,产品具有独特的双峰型粘度曲线。性能指标:该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粘结强度高、抗老化性好、保水性好、成膜性好、冻融稳定性好、低温储存稳定性好、粘度高、糊化温度低等优良性质。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造性:将琥珀酸酯化和磷酸酯交联两种变性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淀粉分子上接入多种化学键,降低淀粉糊化温度,提高淀粉热粘度、B点粘度和E点粘度,稳定产品pH值,提高了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抗老化、低温储存稳定、凝胶、保水、粘结等方面的性质,得到具有粘结强度高、抗老化性好、保水性好、成膜性好、冻融稳定性好、低温储存稳定性好、粘度高、糊化温度低等优良性质的变性淀粉产品。改善淀粉在食品应用中易老化、弹性韧性差、保水性不足、糊化困难等缺点,以满足食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巴氏杀菌、低温储存、冷冻储存、冷链运输等应用需要。采用水相体系反应,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工艺路线设计科学合理。二氧化氯被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列为AⅠ级消毒剂。在淀粉浆液中添加二氧化氯杀菌剂,属允许食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型杀菌剂,无残留。先进性:促进木薯和红薯的种植及生产发展,通过木薯和红薯产业化及食品工业的发展,实现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淀粉,部分取代利用生物提取或不可再生资源合成的昂贵的胶粘剂,部分取代醋酸酯或醋酸酯复合变性淀粉,为食品工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淀粉基食品添加剂,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技术较成熟,产品适用于大部分使用高粘度淀粉添加剂的食品行业如低温肉制品、酱料、鱼肉丸等,实现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淀粉,部分取代利用生物提取或不可再生资源合成的昂贵的胶粘剂,部分取代醋酸酯或醋酸酯复合变性淀粉,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制品品质,降低综合生产成本。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变性淀粉生产条件的企业,采用水相体系工艺技术路线,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是安全、可行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采用水相体系“交联—酯化”多元变性工艺路线研制生产琥珀酸二淀粉磷酸酯,产品具有E点粘度高于B点粘度的双峰型曲线,从降低淀粉糊化温度,提高淀粉热粘度、B点粘度和E点粘度,稳定产品pH值等方面入手,着重加强了具有双峰型曲线的淀粉产品在冻融稳定、抗老化、低温储存稳定、凝胶、保水、粘结等方面的性质。实验显示:产品糊化温度比原淀粉降低了4-12℃,热粘度提高到原淀粉的4-10倍,B点粘度提高到原淀粉的1.5-2倍,E点粘度提高到原淀粉的2倍以上。由此改善淀粉在食品应用中易老化、弹性韧性差、保水性不足、糊化困难等缺点,以满足食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巴氏杀菌、低温储存、冷冻储存等应用需要。历年获奖情况:无。成果简介向社会公开。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