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32
成果描述: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过程,对人体神经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锰摄入过量时,也会对机体造成损伤。许多研究表明,锰可不断蓄积并作用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纹状体和苍白球等基底节部位致其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锰中毒而致不可逆的脑部疾病,表现为明显的心理学和神经学紊乱。锰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制造及日常生活中。同时锰又是常见的生产性毒物,关于职业锰暴露所引起的健康危害早已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锰的神经毒性是其主要职业危害,机体摄入过量的锰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损害。早期会出现神经行为功能损伤为主的临床症状,如轻度认知功能障(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表现为手稳定度、反应速度、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下降。国内外有关锰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报道很多,但是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且作用机制不是十分清楚。cAMP信号通路是神经元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对学习、记忆在内的脑功能具有重要影响。锰暴露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是否与锰影响海马与纹状体内cAMP信号通路有关尚未见相关报道。为研究不同剂量的锰暴露对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课题组进行了动物体内实验,并检测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M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慢性锰暴露可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降低血浆BDNF,海马cAMP,cPKA, 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认知功能受损与cAMP信号通路有相关性。该课题组首次通过体外动物实验验证了慢性锰暴露可能通过下调cAMP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从而导致大鼠的认知功能受损,课题组通过动物实验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而血浆BDNF有望作为锰的神经毒性的生物标志。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Food Chem Toxicol》和《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