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动物优质豆科牧草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64

成果描述: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简要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效益情况。项目成果属于草业科学、草地学、畜牧学、农学、植物学、生态学、气候学、水文地质学等领域。项目经过5年的实施,其整体研究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通过单株选育、品种比较、区域和生产等试验,选育出2个粗蛋白含量高、生物产量高的豆科牧草新品种-白花扁豆06-1、圆叶舞草04-2,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3347.8kg/亩和3414.78kg/亩,粗蛋白质含量达17.8%和18%。2009年通过审定登记为广西农作物品种。攻克了白花扁豆规模化发展“卡脖子”的技术难题。通过一系列制种、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研究,攻破了白花扁豆制种难、种子全靠进口的技术难题,在涠洲岛制种成功,种子产量达40kg/亩。系统评定白花扁豆和圆叶舞草的饲用价值。牛对白花扁豆粗蛋白消化率达88.65%,白花扁豆代替30%象草饲喂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增加1.05kg:30%白花扁豆+70%象草+精料饲喂山羊日增重达76g:肉兔对白花扁豆粗蛋白消化率达75.30%,添加40%白花扁豆肉兔日增重达12.1g;猪对白花扁豆粗蛋白消化率达83.11%;圆叶舞草鲜草饲喂肉兔日增重可提高14.86%-20.72%;添加10%圆叶舞草草粉肉兔日增重达28.96g,显著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解决了圆叶舞草自然发芽率较低的瓶颈问题,用90℃水浴处理5min发芽率达到86.67%,用15mg/L浓度的萘乙酸浸种24h,发芽率达到93.33%;评定了圆叶舞草抗旱性能,能抗15%PEG-6000对应浓度的干旱胁迫。将白花扁豆应用于田阳、凌云、天等等地果园套种及石漠化治理,提高了水果产量及品质,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涵养量,保护了生态环境。项目选育牧草新品种2个,攻克关键技术2项,形成牛、羊、兔、猪等动物高效养殖技术1套,制定广西地方标准2项,发表论文12篇,培训农民技术员320人次,培养博士1人、硕士3人,晋升高级职称4人。项目成果符合国家发展协粮型畜牧业对豆科牧草的实际需求,白花扁豆和圆叶舞草是集动物饲草、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于一体的优质草品种。项目的实施缓解了蛋白质饲草缺乏的局面,节约了养殖成本,促农增收增效,减少水土流失、对推动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其核心技术成果从2010年开始应用,在广西南宁、凌云、天等、恭城、北海和田阳建立核心试验基地300亩。通过以点带面,在广西南宁、桂林、凌云、天等、柳州、北海等市县推广种植达25800亩,项目总产值达14315.4万元,新增产值5468.76万元,新增纯收益5408.7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