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结核病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63

成果描述:

牛结核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在中国依然是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广西作为饲养水牛最多的省区,牛结核病的发生不仅给奶水牛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由于现行的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不适用于水牛结核病检疫,因此水牛结核病的检疫一直难以进行。项目集成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细胞学等技术科学地构建了水牛结核病快速诊断、流行病学监测、疫病防控等技术平台,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国内外率先表达了具备良好免疫活性的水牛γ-干扰素重组成熟蚩白,成功筛选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抗水牛γ-干扰素单抗,为水牛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应用于各类水牛疫病的检测提供了物质基础;首次建立了基于牛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融合抗原蛋白FPB70-CFPl0-ESAT6的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特异的检测水牛结核病。该方法己申请国家专利保护,并获得了授权;首次在广西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联合对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对来自南宁、柳州、钦州、北海、崇左、桂林、来宾、玉林等市的奶水牛和役用水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奶水牛场结核病阳性率为0.33%,疫用水牛结核病均为阴性,证实该区水牛处于结核病感染状态,但其阳性率较低;制定了1项广西地方标准《水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了水牛结核病的免疫、检疫、监测、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消毒和净化措施,填补国内水牛结核病检测空白;在《动物医学进展》、《中国兽医科学》等中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了7篇文章,完成了1篇硕士研究生和1篇博士研究生论文;针对该区水牛结核病阳性率较低的现状,制定了一套适合广西水牛结核病的检疫、监测、净化为主综合性防控措施,成功在全区推广应用,节约检测开支约2700万元,有效控制了广西水牛结核病,明显提升了水牛养殖业及奶水牛业的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