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ELR+、ELR-chemokine及其受体表达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安徽理工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59

成果描述: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应用基础研究,涉及分子生物学、医学病毒学、免疫学。主要内容:肝脏炎症为什么迁延反复,CXC趋化因子起关键作用。CXC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功能相似、具有趋化吸引和活化作用的小分子蛋白。依其结构功能区第一个Cys前近N-端有无ELR(Glu-Leu-Arg)基序分为ELR+和ELR-两个亚家族,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在淋巴和肝组织中高表达,诱导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和归巢,在炎症部位聚集活化及阻止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但ELR+CXC和ELR-CXC及其受体差异表达如何趋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至特定炎症部位,如何参与慢乙肝病理进程尚不清楚。该研究筛选典型肝硬化患者,观察患者外周血和肝活检组织ELR+CXC(IL-8)、ELR-CXC(IP-10)及其受体CXCR3表达,探讨其病毒载量、转氨酶水平等的关系。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8、IP-10水平;定量PCR检测PBMC及肝活检组织中IL-8 mRNA、IP-10 mRNA含量,以lg cDNA/lg GAPDH代表其最终mRNA水平。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活检组织内IP-10及其受体CXCR3的表达,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运用免疫荧光双套染色法标记的抗体进一步观察FITC标记CXCR3和Cy3标记IP-10在PBMC和肝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IL-8、IP-10水平及PBMC、肝活检组织IL-8 mRNA、IP-10 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血清IP-10水平、PBMC及肝组织IP-10 mRNA与HBV-DNA、转氨酶水平相关。SP免疫组化显示CXCR3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区及肝坏死区。IP-10主要表达于肝小叶窦状内皮细胞,主要聚集于坏死的肝细胞区,且IP-10在HBV-DNA(+)组及转氨酶升高组呈高表达。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IP-10和CXCR3在PBMC及肝活检组织浸润的炎性细胞均有表达,且二者具有共定位。PBMC涂片染色显示肝硬化患者CXCR3表达强度高于对照者,肝活检组织IP-10表达强度高于肝外伤者。研究特色: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8、IP-10含量及其PBMC肝活检组织IL-8、IP-10 mRNA水平升高,与血清HBV-DNA载量、ALT水平呈正相关。IP-10主要表达于肝窦内皮细胞,其趋化吸引单核巨噬细胞至病灶部位,是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损伤重要病理因素。IL-8、IP-10表达水平与HBV复制水平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过度表达可加重炎症损伤,促进肝硬化进程。肝细胞坏死区CXCR3、IP-10表达增强,高水平CXCR3、IP-10可介导炎性细胞局部浸润,加重局部肝组织炎症损伤。IL-8与IP-10可能存在动态平衡,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抑制血管新生相互拮抗的作用途径,参与肝硬化的慢性演变进程。应用推广情况:已在淮南新华医院、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皖北煤电总医院等医院推广应用。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