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67
成果描述:
该项目在中央军委课题、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4项支持下,课题组300余位科研人员历经50多年艰苦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首次完成覆盖地域最广、人口基数最多的云南疟疾流行病学调研,发现云南地区疟疾地理分布、流行病学规律,提出了常见10种传染病诊断要点与救护预案,并出版专著推广应用。首次大规模开展了云南按蚊种类及其分布调查,发现云南边疆疟疾传染媒介主要是微小按蚊,这丰富了国际上传疟媒介的蚊种和传播记载(参见文献“Trans R Soc Trop Med Hyg,1941;34:311-332”)。首次在云南现场验证六种防疟药的效果,通过3.2万人的服药观察,发现”防2″效果好,并制定了防疟方针,显著降低了发病率,由37.7%降至3.54%,保障了军民健康和我军战斗力。成果写成首部专著出版,为云南省和全国疟疾疫情的控制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CM诊治方案,治疗6万余例患者,疗效显著,死亡率由43%降至7%,治愈率高达90%。首次报道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体外抗P.f药效,发现青蒿琥酯钠治疗CM效果最好。成果在《人民军医》《Chin Med J》《Acta Pharmacol Sinica》等杂志发表。美国科学家KlaymanDL在《SCIENCE》(1985;228:1049-1055)上发表专题评价“青蒿琥酯钠能迅速使昏迷的CM病人意识恢复清醒。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CM取得了最显著疗效(The most striking results achieved with QHS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see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malaria)”。成果写入国家规划教科书,在全国推广应用。首次报道CM死亡者病理改变,发现脑膜、脑实质血管扩张,其中充有大量疟色素及疟原虫,并发现存在微循环障碍;国内最早发现P.f抗氯喹株,首次发现导致CM的P.f致病基因组特征,研发了复合PCR检测P.f/P.v诊断新技术,用于早期鉴别诊断。首次阐明乙脑病毒(JEV)感染神经细胞受体导致脑实质损伤的分子机制,成果在J Virology(2012)等杂志发表;率先开展了HG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创建了树鼩HCV感染动物模型,发现受体CD81、SR-BI、Claudin1、Occludin介导HCV感染细胞途径,发现了病毒致病新的分子机制。成果在J Virology(2011)等杂志发表。为该病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该成果在军内外30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显著降低死亡率,并受到国际关注,在Science和Lancet上发表专题评论。发表论文208篇,其中SCI论文59篇,有2篇论文被Science、Lancet和N Engl J Med引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6部,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包括博士29名、硕士26名);在国际会议报告16次。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取得巨大军事、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保障军民健康和我军战斗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