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天麻素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性研究及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41

成果描述:

主要技术内容:①制作SD大鼠STZ糖尿病模型。PI染色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细胞数量。免疫组化和WB定性和半定量检测视网膜proNGF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THY-1和p75NTR的表达。②给予模型大鼠不同浓度乙酰天麻素和天麻素灌胃口服,观察治疗前后RGCs数量、视网膜proNGF、THY-1和p75NTR的表达。③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实验,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2型糖尿病并经眼部检查排除DR的患者92例184眼,观察乙酰天麻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及治疗6月后OPs波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济技术指标:①该研究首次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将云南本土中药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应用于早期糖尿病的研究,并与天麻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乙酰天麻素对糖尿病RGCs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能改善糖尿病早期患者视网膜电生理的异常,其神经保护作用优于天麻素,该研究内容国内外尚未涉及。②首次利用western、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等技术研究乙酰天麻素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显示该机制与其影响了视网膜proNGF和p75NTR的表达有关。该研究内容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对进一步揭示糖尿视网膜病神经细胞病变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③首次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并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生理设备之一Espion E2 ERG系统对患者进行电生理的检测。该设备是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推荐的检测设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可靠性和操作性,国内拥有该设备的医院不足5家。该设备的应用便于该实验研究和发现受试者ERG上OPs的细微改变,使该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及可靠性达到国际标准。应用推广:该课题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2篇,北大核心收录3篇,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课题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对乙酰天麻素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论证研究,为乙酰天麻素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此,该院从2012年1月开始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这项临床治疗方法,并在多个省级医院及州市县医院逐渐推广应用。共有65家医院先后开展应用了该方法。该项治疗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且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有明显不良药物反应,适合在各地医院开展,值得继续推广。效益情况:该成果为课题组提供了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的的方法,其应用对延缓患者视功能的下降,保护有用视力,进而减少低视力及盲、保护有用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该治疗费用低廉、投入产出比高,有利于促进云南本土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