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保山市农业技术综合推广中心;文山壮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25
成果描述:
地膜覆盖栽培是农业生产上最有效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长期使用和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白色污染”日益突显,发展循环、绿色农业迫在眉睫。2010-2012年,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等部门的支持下,省农技推广总站组织十六个州市农技推广部门,在全国率先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在全省多区域、多作物上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研究成效。1.引进国内外28个参试降解膜,在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上,开展农田应用效果评价试验136组,累计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550吨,带动全省16个州市72县推广8.5万亩,举办300余期培训共计3万多人,增加了基层的环保意识,替代了340吨普通地膜,减少地膜残留152吨,减少除草和清除废旧残膜用工42.5万个,与露地栽培相比平均增产幅度16%-20%。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在多作物、大范围、规模化应用生物可降解地膜方面居全国之首。2.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湿等覆盖效应明显。与露地栽培相比,土壤湿度提高1.4-5.7%、温度提高0.1-5℃;生育进程提前3-9天;黑色膜抑制杂草作用较强;3.能有效减少残膜污染,可控性好的约50-80d诱导,90-120d开裂,140-180d裂解为小碎片,下季作物耕种时基本降解完,达到消除白色污染目的;4.试验筛选出法国利马格兰NLI09/44D、、浙江鑫富、广东金发K1B等5个综合性能较好的参试膜。覆盖成本每亩为500-130元。最佳厚度为:玉米及马铃薯9-10μm、蔬菜8-12μm;5.编制形成1个省级玉米技术规程,集成14个玉米、3个马铃薯、9个蔬菜区域性技术规程,引领行业规范;6.开展子课题研究及全省残膜污染和回收利用调查,形成《残膜调查报告》和《综合研究报告》,为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参考借鉴。撰写学术论文荣获全国优秀论文奖;7.研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生物可降解膜的可控性、保温保湿性、抗拉强度和经济性,使行业技术明显提升。该研究证明了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普膜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今后地膜的最佳选择和发展方向,解决了该省残膜污染的重大难题,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对建设云南”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意义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