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17
成果描述:
主要技术内容: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课题开始对青蒿素类药物配伍其它药品根治间日疟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显示青蒿素配伍萘酚喹效果明显。2008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内观察法在云南省及其中缅边境开展了复方萘酚喹片(ANQ)3日疗法与氯喹加伯喹(CQ-PQ)8日疗法对比随机试验,两组完成365天随访分别为127和128例。间日疟红内期治疗效果显示,ANQ组平均退热时间,24小时和48小时疟原虫清除时间和疟原虫清除率都优于CQ-PQ组(P﹤0.05);肝内期治疗效果显示:ANQ组和CQ-PQ组在28±2d,42±2d及365±2d天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似(P = 0.97),ANQ组副反应较轻,CQ-PQ组2人有严重溶血反应,退出试验。氯喹治疗疟疾已长达数十年,自1989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报道了间日疟原虫对氯喹产生了抗药性以来,间日疟原虫对氯喹产生了抗性引起广泛关注,该课题采用WHO推荐的体内28天试验法,于2008-2013年在云南省及其中缅边境开展间日疟对氯喹的疗效监测,成功完成603例病人的观察,完全治愈率98.5%(594/603);晚期临床失败率1.5%(9/603)。应用推广情况:(1)发表论文20篇,其中3篇在SCI发表,研究生毕业论文8篇。(2)在云南省及其中缅地区间日疟高发的盈江县、腾冲县、缅甸克钦邦及缅甸佤邦等地区于2011年至今应用该方案复方萘酚喹片治疗不能或不愿服用伯氨喹啉的间日疟患者,疗效好,依从性高。(3)氯喹治疗间日疟疗效监测是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监测项目,每年的监测结果都应用于全球及全国间日疟治疗方案的修订。(4)4篇核心论文被世界各国同行引用14次。效益情况:(1)、找到一种与国家治疗间日疟的标准方案疗效相似的替代方案,为解决G6PD缺乏不能服用伯氨喹啉的间日疟患者提供另一种与国家方案疗效基本一致的新方案。(2)、首次证实云南省及其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红内期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氯喹治疗间日疟仍然有效,为继续使用氯喹治疗间日疟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3)、培养了8名抗疟药敏感性监测及疗效观察领域的研究生;课题组成员有2名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镜检疟原虫资质认证,其中1人获得一级资质(level one),一级资质证书者所检测的结果世界各国及WHO认可;20人通过WHO临床试验规范(GCP)资质认证;举办了6期抗疟药试验观察培训班,培训人员95名。(4)、两篇课题核心论文在2015年2月6日生物医学图书馆出版追踪服务(BioMedLib Updating Serivces)公布的全球疟疾及临床试验研究领域排名前20名文章清单之中,排名分别是第1和第5名,该项目的成果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