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西南林业大学;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林业局;云南南亚竹藤研究中心;瑞丽市林业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生态分院;芒市林业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13
成果描述:
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丰富多彩的大型丛生竹,形成了与中国江南地区截然不同的南热带竹林景观;琳琅满目的民族竹文化,与中国东部地区以汉文化为基础的竹文化截然不同,形成了一项具有极高开发价值的生态文化资源。边疆各族人民对竹子的传统利用历史悠久,竹类多样性孕育了竹文化多样性,使竹文化成为云南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之一。该研究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把竹类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把学术探讨和视觉欣赏相结合,对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并以德宏典型案例为实证,提出了以少数民族竹文化为背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方案,为珍贵民族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该项目以历时二十多年收集的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竹文化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并于2008-2014年间主持完成西南林业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少数民族竹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和国际竹藤组织资助的”中国竹类文化/资源/培育/利用”两个项目,集中进行了重点调查、整理和分析。成果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通过中国竹文化特点和世界竹文化比较研究,提出了世界特色竹文化区理论。从竹林生态景观多样性分类研究入手,分析和论述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和竹类多样性的密切关系;根据生物生态学和生态文化特征,筛选出了10个重要生态文化竹种,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的分类区划和分区发展方向。从竹民居文化、竹用具文化、竹饮食文化、竹乐器文化、竹精神文化、竹名称文化等6个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分析,调查和整理竹文化实物1200多件,确立了三级分类代码体系,建立了实物档案。提出了以少数民族竹文化为背景的”建立两种体系、实施一个工程”的保护和开发方案。获得发明专利2项,珍贵竹文化品种”良种证书”2项,珍贵竹文化新品种注册登记2项。编著出版研究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5篇。培养博士2人,硕士10人。研究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2-2014年8491万元,累计推广面积10.21万亩;2008-2012年6409万元,累计推广面积10.29万亩。合计增收节支合计14900万元,累计推广面积20.5万亩。在发掘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