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江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12
成果描述:
针对星云湖径流区蔬菜生产上化肥过量及不平衡施用,增加土壤中N、P等养分的残余量及淋溶流失量,不但造成养分利用率下降,成本增加,相对效益下降,更重要的是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重,对星云湖水质产生不良影响的实际问题。课题组于2008-2014年连续七年,从施肥-土壤养分变化-植株营养吸收-产量和产值等方面,采用田间调查及田间试验与室内检测,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并举的方法,在对径流区592个土样检测结果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集203个试验土样及614个试验植株样检测N、P、K等养分含量,开展了19组小区试验及98组同田对比试验及大面积的示范应用,探讨了不同施肥结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对星云湖径流区蔬菜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技术对蔬菜N、P、K养分吸收利用、土壤有效N、P养分变化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分析说明了农户过量施肥及不合理的施肥方法,不但不能提高产量,而且还增加肥料投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重,不利于星云湖的治理与保护;明确了星云湖径流区主栽蔬菜品种马铃薯、洋葱、白花、青花、青蒜的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以及氮、磷、钾施用量与植株吸收量、土壤N、P素表观盈余率及耕作层N、P流失量的关系;提出了以”施肥结构和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为核心的马铃薯、洋葱、白花、青花、青蒜5种蔬菜作物的控氮减磷施肥技术规程,分基肥(有机无机微生物肥)及追肥的马铃薯和洋葱专用肥配方。控氮减磷施肥技术可比常规施肥平均减少施N量14.0-32.8%、减少施P2O5量18.9-77.6%。该项目的实施协调了蔬菜生产与星云湖治理和保护的平衡发展关系,有效降低了星云湖面源污染负荷,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及高原湖泊治理与保护提供了借鉴。该项目于2010-2014年度,在星云湖径流区蔬菜生产上,采用五种蔬菜作物控氮减磷施肥技术规程,累计应用面积为21.72万亩(含复种),新增产量2447.66万千克、新增总产值5060.08万元,就地削减氮、磷、钾(N、P2O5、K2O)肥施用量分别为154.13万千克、80.76万千克、127.09万千克,有效降低了氮磷对星云湖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节约肥料成本2086.21万元,新增纯收益7008.32万元,节本增效、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在实施中撰定的论文”星云湖径流区施肥对洋葱产量及不同土层养分残余量的影响”发表于《中国农学通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3,29(04)183-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