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95
成果描述:
任务来源和背景来源:2008年南宁市科学技术局南科发2008{37}号文课题名称:踝臂指数预测轻度认知损害的预后及早期干预的研究合同编号:200802105C背景:痴呆是一组由于脑的器质性损害所致后天获得性慢性持续性认知、记忆、判断、言语、情感、思维等精神功能减退及行为障碍和人格改变,并引起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机能衰退的临床综合征。全世界有2430万老人患痴呆,每年有460万个新发病例,中国估计现有痴呆的老年患者超过500万。痴呆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及压力。故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痴呆的发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早期识别痴呆的高危个体及有效的干预途径显得及为迫切。认知损害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单元,而是一种疾病谱系。认知损害按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痴呆,痴呆是认知功能损害最重的类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龄及轻度痴呆之间的具有疾病特征的一种临床状态,是大量试图定义老年人群中认知功能受损而非痴呆患者的概念中最新的一种。临床研究发现每年约有10~15%的MCI患者会发展为痴呆,且老年痴呆患者中有2/3是由MCI转化而来的。然而,如何识别高转化率为痴呆的MCI患者,以及如何评价MCI患者早期干预的效果,对这个问题的结论还不一致。对此,课题组不妨进一步探讨测定踝臂指数(ABI)的方法对于预测MCI患者的预后即转化为痴呆的作用,并探讨采取早期他汀类干预ABI低的MCI患者对于改善其认知损害的作用及机制。这将对痴呆高危个体的识别及痴呆有效干预途径的探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通过对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测定踝臂指数(ABI)等项目进行观察研究,对低ABI的MCI患者随机分组,观察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他汀类治疗)和未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MCI患者转归的影响。指标:探讨ABI水平与MCI患者的相关性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对MCI患者转归的影响。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造性:该课题率先利用踝臂指数开展预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预后的研究。即将MCI患者ABI水平与痴呆进行相关性研究。该课题首次将他汀类用于早期干预低ABI的MCI患者,并进行其与痴呆发病的相关研究。先进性国内外主要是对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的主要症状、生物学标记物及神经影像学的改变,以及这些损害与进展为痴呆的病程、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近年来踝臂指数(ABI)成为研究热点,国内有少量关于ABI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相关性研究报道,但是还未见MCI患者ABI水平与痴呆关系的报道。同时国内外只有少量他汀类治疗有可能控制痴呆发展的研究报道,但是还未见ABI低的MCI患者早期他汀类与痴呆发病关系的报道。广西区内还没有MCI相关研究,因此对于MCI患者的病变情况及其ABI水平与进展为痴呆的相关性以及早期他汀类干预等等研究尚属空白,该课题的完成将填补这一空白。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研究技术成熟,适用于设备完善的医院均能开展检测和筛查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简便、无创,安全。既可在诊室中采用,也适合大规模人群的筛查。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应用情况良好。但存在样本量偏小,失放率高,有些结果尚需进行大样本或多中心的研究来证实。获奖情况:书写论文《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踝臂指数变化的临床研究》获《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评出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诊疗进展研讨会•2009”有奖征文优秀论文奖,并在2009年广西第十一次神经病病学术会议上大会论文发言。成果简介:向社会公开该项目研究表明踝臂指数降低与MCI患者存在相关性,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科延缓低踝臂指数MCI患者的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