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木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84

成果描述:

广西木薯的主要病害有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4种;主要害虫(螨)有白蛴螬、蔗根锯天牛和朱砂叶螨3种。近年来,“四病三虫”发生日益猖獗,薯农为了杀灭病虫害,常使用特丁硫磷、克百威、克线磷等禁用的高毒剧毒农药,造成环境染污,并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制定《木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规范病虫害防治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促进木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防控外来入侵生物意义重大。广西热作所与南宁市质监局于2011年联合向广西区质监局提出制定广西地方标准《木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的申请,并获得立项。该成果以广西地方标准的形式,提出了木薯“四病三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措施,给出了每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及推荐使用药剂。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表现在:国内第一次以标准的形式提出了木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措施,为木薯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依据;以资料性附录的方式,给出了在病虫害防治中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该标准已南宁市和武鸣县推广使用,技术安全可靠。南宁市植保植检站在南宁市推广使用该标准,减少了乱用农药现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存在的问题:2010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352.5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582.74万亩)的60%,总产干薯169.08万吨,产值30.73亿元。为广西七大特色产业之一,是全国第五大热作产业。然而,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一直困扰着项目组人员,该标准仅能在南宁武鸣县推广使用,对于同样拥有大面积木薯种植面积的桂平市、平南县、岑溪县等地,未能推广使用。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