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东莞市凤冲水稻科研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7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在国际挑战计划HarvestPlus项目的资助下,一些国际机构开展了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物强化育种,旨在通过育种手段培育铁、锌、维生素A等含量高的农作物新品种。中广香1号就是在这一育种目标指导下选育出的精米含铁量较高的优质籼型香稻新品种。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利用植物遗传学原理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以水稻杂种优势理论为指导,利用优异种质资源进行温汤去雄杂交改良选育优良品种,经7年14代选育成性状一致、多穗长穗、高产稳产、谷粒细长、株叶型好、后期熟色好、稻米有浓香味、铁含量较高的优质香稻品种“中广香1号”。性能指标:选育审定优质香稻品种“中广香1号”1个,2008-2009年参加广西区常规稻优质组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2010025号。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针对生产上种植的优质常规稻品种米质不佳,香稻品种少,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低的现状,通过引进优异种质资源开展高铁香稻品种的选育,育成优质香稻品种“中广香1号”,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米质优、米饭香味宜人、稻米铁含量较高、抗病性较好等特点,且耐肥抗倒,在芽期、苗期及后期都较耐寒,熟期不早衰,青枝腊秆熟相好。有益微量元素铁元素含量高该品种精米铁含量较高,2005年送样至菲律宾国际水稻所检测,精米铁含量为6.65mg/kg,是生产上常规品种或育种材料平均值3.09mg/kg的2.14倍;2009年区试送样至中国水稻研究所检测,结果为6.30mg/kg,比对照柳沙油占202高6.8%。米质优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2009年早稻米测试,糙米率78.7%,整精米率64.5%,长宽比3.2,垩白米率4%,垩白度1.1%,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4.7%,米质优,在上述7项指标中,除直链淀粉含量较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米饭具有适宜香味,饭冷不返生。中广香1号入选2014年广西十大优质稻品种。高产稳产2007-2009年早、晚季在广西巴马、象州、柳州、南宁、宾阳、武鸣、贵港等地多点大面积示范试种累计1000hm<'2>,一般产量420-520kg/666m<'2>,最高产量543.8kg/666m<'2>,比对照七桂占显著增产。抗性好2008-2009年经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年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5-6级,穗瘟损失率均级5-7级,最高级9级,穗瘟损失率28.2-34.18%,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0-7.3。白叶枯病致病Ⅳ型5-7级,Ⅴ型5-9级。中感-感稻瘟病,中感-高感白叶枯病,抗病性明显优于对照。经多年大田试种推广,田间抗病性较好,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危害。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品种利用优异种质资源进行温汤去雄杂交改良选育,经7年14代选育成,品种农艺性状一致稳定,表现株叶型好、多穗长穗、高产稳产、谷粒细长、后期熟色好、稻米有浓香味、铁含量较高等特点。该品种经第四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2010年5月17日公告公布,适宜在广西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作中、晚稻种植。该品种经多年大田试种推广,田间抗病性较好,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危害,产量表现高产稳产。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中广香1号因高产稳产,米质优,且具有浓郁的香味,抗性好等特点,深受种植农户和粮食企业的欢迎,在广西象州、柳州、南宁、宾阳、武鸣、贵港等优质稻传统种植区均有种植,年均种植50万亩以上。中广香1号的稻谷被广西国泰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力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区内大型粮食企业列为指定收购品种。中广香1号是感温型优质常规香稻品种和,种植农户可以自行留种,但农户自行留种一两年后,因品种混杂或退化,会出现品种优良性状退化、产量下降的现象。因此建议农户们要到正规种子企业购买经提纯复壮的合格的来种植,以免影响收成。另一方面,中广香1号米质优且具有宜人的香味,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做好防鼠防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