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65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该课题由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专家,开展利用桑枝杆栽培金福菇方法研究,研究时间从2012年5月开始,技术首席专家是广西大学农学院韦珂博士。课题背景:横县是广西食用菌生产大县,年栽培面积1400万平方米,横县是广西桑蚕大县,2012年种植桑树面积16万亩。横县每年有大量废弃的桑枝杆,利用此资源作食用菌生产原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方法。该单位近几年利用桑枝作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提高桑枝杆栽培食用菌的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改善食用菌品质,提高单产和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良性循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意义。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金福菇是广西农科院研究出的一个高温食用菌新品种,口感好,产量高,市场前景不错,该项目根据金福菇的生理特性和栽培特性,结合横县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秸秆资源特点,组织技术力量,开展配方攻关,筛选出木腐菌金福菇(Tg505)作为横县秸秆栽培食用菌的优良菌种。金福菇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据测定,桑枝杆中含粗蛋白5.84%,纤维素51.48%、木质素18.18%、半纤维23.02%、灰分1.57%,桑枝杆营养构成非常适合用于生产金福菇的原料。性能指标:该发明公开一种金福菇栽培基质,其组成原料重量份数:桑枝杆50-70份;甘蔗渣15-25份;棉籽壳10-20份;鹅粪6-10份;石灰2-3份;石膏1份;磷肥1份。以上述基质栽培金福菇的方法包括:菌袋的制作、覆土培养和出菇管理与采收步骤。该发明的金福菇栽培方法具有出菇快、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发明栽培金福菇的基质主要原料为廉价的农业生产副产品桑枝杆和蔗渣,部分替代了价格昂贵的棉籽壳,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金福菇栽培成本低。该覆土配方由于添加了旧桑枝杆和石灰石粉,结构疏松,通气性好,吸水保水性强,不易板结龟裂;同时石灰石粉还有缓冲稳定覆土层pH值作用,而旧桑枝杆又能增加覆土层有机质含量,加快菌丝爬土出菇速度,提高金福菇单产量。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成熟程度:该发明技术成熟,已应用于横县食用菌产业化生产。适用范围:该发明涉及一种金福菇栽培方法,特别是用桑枝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安全性:桑叶是用于养蚕,桑枝是无公害原料,安全性高,利用桑枝杆栽培食用菌,不存在安全风险。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该发明的技术从2012年5月开始,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把这一专利技术服务于横县富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应用于金福菇种植基地生产,同时在横县食用菌重点栽培乡镇推广应用,发展了一批种植大户,据统计,2014年,应用该成果栽培的金福菇达102.4万袋,产鲜菇61.8万公斤,实现产值365万元。存在问题:农民在使用配方生产食用菌时,在灭菌接种和消毒上把关不到位,容易感染杂菌,增加投入成本,减少效益,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成果简介:专利状况:1.发明名称:桑枝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2.专利号:ZL201310477761.1。3.证书号:第1598230号。4.专利权人: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说明书摘要:桑枝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栽培基质组成包括的原料:桑枝杆;甘蔗渣;棉籽壳;鹅粪;石灰;石膏等。基质栽培金福菇的方法包括:菌袋的制作、覆土培养和出菇管理与采收步骤。该发明的金福菇栽培方法具有出菇快、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