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北海市妇幼保健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63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系北海市科技局下达的科技项目(北科合200901062)。项目类别为: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分娩是社会繁衍、延续的主要途径,但在分娩过程中,妊娠妇女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故很多妇女对于分娩很恐惧,纷纷选择剖宫产。在中国,剖宫产率已高达50%,并有逐步攀升之势。分娩镇痛是通过应用合适的镇痛技术和镇痛药物降低孕妇分娩期间疼痛和不良应激反应、使胎儿顺利娩出的方法。在英、美两国,实行分娩镇痛的孕妇比例已高达85%,而据2008年文献报道,中国只有不足1%的孕妇选择分娩镇痛。近几年,在麻醉及产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数量有所上升,但仍不容乐观。随着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呼声的增高,分娩镇痛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分娩镇痛也逐渐被人们接受。而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型麻醉药物的出现,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法即是其一,它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使用药量少、母婴体内血药浓度更低的优点,而阿片类药物与局麻药则是这一方法的主要药物。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其化学和药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报道。80年代以来,美欧等国已开始舒芬太尼镇痛的临床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国内,分娩镇痛椎管内注入阿片类药物多以芬太尼为主,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相关报道不多,且剂量各家报道不一。国外经验表明,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相比,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且对母婴无明显影响,同时具有更少的瘙痒与运动阻滞的发生,呼吸抑制发生也较芬太尼弱且持续时间短。随着对低剂量舒芬太尼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优势也进一步明显并有取代芬太尼的趋势。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研究方法项目收集120例ASA评分Ⅰ-Ⅱ级分娩镇痛初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双盲分为实验组(S4、S5、S6、S7、S8组)和对照组(S3组),每组20例。蛛网膜下腔分别给3、4、5、6、7、8μg舒芬太尼(生理盐水稀释,总容量1ml)。观察:各组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起效时间,鞘内给药10、15、30、60、90、120分钟后VAS评分,作用时间(首次加药时间),镇痛满意度,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ag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副作用(瘙痒、低血压、胎心异常改变、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总体目标是观察鞘内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的临床镇痛效果、对产程的影响和副作用,同时观察其镇痛效果、副作用与剂量的关系,探索出适合国人的舒芬太尼在鞘内给药的最佳剂量。项目技术:实施方法:病例选择:该研究病例均取自09年3月~12年12月在该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按设计书的要求选择22-30岁,身高155-175cm,体重55-80kg,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妊娠拟阴道分娩初产妇,无产科合并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研究开始前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技术操作:镇痛前常规排尿,开放静脉通路,静滴乳酸林格液,鼻导管吸氧,监测产妇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宫缩压力、FHR等。宫口开至3~4cm开始实施麻醉操作,取左侧卧位,选L2~3或L3~4为穿刺点行腰硬联阻滞,按实验设定完成鞘内不同的药量注入,成功后再向头端置硬膜外管3.5cm,然后取平卧位,硬外接自控PCA泵(启泵时间为鞘内给药15min后病人VAS≧3分时)。自控参数:负荷剂量6 ml,维持量7 ml/h,PCA量3 ml,锁定20分钟,总量<20 ml/h。性能指标:得出2个结论:舒芬太尼4~8μg鞘内给药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能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配合积极的产程管理,不影响产程,可最大限度降低镇痛不良反应。活跃期以4~6μg为佳。成果水平发表相关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及省级期刊1篇。[1]晏桂华,高勇,谢玉波.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医学综述,2011,(17)16:2498~2500.[2]晏桂华,王耕,高勇,等.舒芬太尼鞘内给药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剂量探讨.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91~93.[3]晏桂华,高勇,许桂荣,等.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后中转剖宫产173例临床分析.右江医学,2013,(41)6:804~806.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项目在广西区内首次对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量效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分娩活跃期以舒芬太尼4~6μg单次鞘内注射为最佳剂量的结论,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对临床应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技术的适用范围、成熟程度和安全性:该项目适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技术成熟,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产妇分娩安全性高。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组已在江西省宜春市、广西玉林市等部分妇幼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推广应用500多例。获得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减轻产妇生产时的疼痛,很好地满足惧怕产痛的产妇需求,逐步降低中国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提高了患者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议加大临床推广应用。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