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282
成果描述:
| 项目名称:寒地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生物防治关键技术推广;项目编号:TC07B13-01;完成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穆娟微、李鹏、张伟巍、伦志安等;研究起止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2月;内容摘要:该项目主要推广稻瘟病和褐变穗生物防治技术,由项目主持单位编制技术指导方案,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广播电视讲座和农技推广部门指导等推广措施,采取行话作业防病和人工防病相结合的防病措施,发放培训材料和技术资料,对示范区稻瘟病和褐变穗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和测产。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各农场科研实际情况、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方面情况,设置8个项目示范区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每个示范区设有1个千亩示范片,并向周边辐射推广面积不少于10万亩。经过3年的推广,在黑龙江垦区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714.8万亩,对稻瘟病和褐变穗防治效果达96.3%以上和86.3%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技术内容:分别在水稻9.1~9.5叶期(11叶水稻品种)、孕穗末期、齐穗期和抽穗后15天施用2%加收米液剂100毫升/亩防治水稻叶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分别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生物药剂3%多抗霉素水剂100毫升/亩防治水稻褐变穗。其关键技术主要为以下几方面:药剂选择和用量:2%春雷霉素液剂100毫升/亩,3%多抗霉素水剂100毫升/亩。施药时期:水稻9.1~9.5叶(11叶品种)、孕穗末期、齐穗期和抽穗后15天是防治叶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的最佳时期,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是防治褐变穗的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早3:00-上午8:00,下午5:00-晚8:00。喷液量:15升/亩(背负式喷雾器)或7~8升/亩(机动喷雾器),航化作业20升/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