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120
成果描述:
|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是肝动脉分支形成的异常血管窦聚集一起、其间有纤维化结缔组织组成的单发或多发性肿物,CT增强扫描能确诊,具有“快进慢出”的征象(早出,晚归现象)。肝血管瘤一般是多发的,其治疗原则是:3cm以下、没有症状的可以不治疗,半年一次定期复查,5cm以上,特别是有症状的应积极治疗,治疗的最佳方案是选择创伤小、费用低、疗效可靠、一次能处理多处病灶的办法。微波消融是利用生物物理效应能量,使极性分子旋转摆动,其中的离子及其所带的胶状粒随微波运动而产生热能。血管瘤血流淤积,散热慢,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不完整,组织不耐热,高温容易使血管变性坏死,同时易出现凝固栓塞,从而达到消融的作用。微波消融属于微创治疗的范畴,对肝功能要求不高,损伤小,病人耐受性好,恢复快,可重复应用。在B超引导下的靶向治疗,定位准确,实时监控,治疗范围达到可控最佳限度,风险小。对一些特殊位置的血管瘤及不能耐受较大手术创伤的患者,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理想的治疗效果,选择B超引导定位肝血管瘤,避开重要的血管、胆管进行瘤体的微波消融治疗能达到微创的目的。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对32例肝血管瘤在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定位或全麻后腹腔镜探查直视下穿刺,采用微波消融固化的方法治疗肝血管瘤,全组术后随访6-30个月,经B超复查瘤体缩小幅度均达75%以上。28例病灶血供完全消失,4例病灶血供大部分消失,全组腹胀及其他症状解除。主要的并发症有穿刺针道少量出血、发热、肝功能轻度受损,均对症治疗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