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陕西省妇幼保健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106
成果描述:
| 该项目在原陕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资助下完成。项目编号:08B04。中国每年新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逾150,000人,且呈逐渐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预后欠佳。如何减少手术创伤、提高临床疗效一直是困扰妇科肿瘤学家的重大课题。腹腔镜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突出体现了“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内涵,追求微创伤手术并努力达到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的双重效果。该项目为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于2007年成立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攻关小组,以2007年5月-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各肿瘤的FIGO分期标准,将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同期观察对照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五年生存率等多项指标。由于腹腔镜技术能通过微小切口(4个5-10mm)完成大范围复杂手术操作;由于CO<,2>气腹不仅提供了手术的操作空间,其维持一定的压力以及图像的放大作用,使手术部位更易于暴露,解剖位置更加精细和准确;术中电凝止血方便彻底,因此手术出血少,器官和组织的损伤机会减少;手术者双手不进入盆腹腔,对机体干扰小,可明显减少常规手术的并发症和术后病率等优点,在妇科肿瘤病人术后的精神和心理康复方面具有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突出效果。该项目历时5年探索,首次在省内报道了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攻克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诸多技术难题。迄今,该项目组完成该省最大组371例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主要创新成果包括:系统研究并明确了盆腔血管、神经及子宫颈周围间隙等影响腹腔镜手术的关键性女性盆腔解剖学特征,提出腹腔镜“间隙解剖法”手术新策略,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创立了基于间隙解剖法的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技术体系,实现了根除病变彻底、分期准确和保留女性生理功能良好的显著效果;建立了腹腔镜下卵巢癌、残端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等难治少见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技术,拓宽了腹腔镜手术适应症,丰富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技术体系;系统总结了子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操作规范,为规范和推广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提供了指南。取得了术中并发症仅为4.4%,患者的5年生存率86.5%的良好效果。该组病例数最多、复杂程度较高,临床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具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项目发表论文12篇,被引用36次,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全省妇科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学习班,每年由该院主办一次。该项技术于2009年开始在数家兄弟医院(三甲医院)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如西安交大第二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等;2012年被授予“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近年来吸引了该省300余名业务骨干来该院进修学习各类妇科四级腔镜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该项技术在该省的推广和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