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宁波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080
成果描述:
| 金枪鱼类和鲐鱼等产品的出口量每年以100%递增,在国外的质量事件也时有发生,其诱因是由于金枪鱼类中危害成分生物胺(主要是组胺)引起的。组胺是水产品贮藏或加工过程中体内组氨酸经过生物化学过程(部分消化酶分解)和外源性微生物污染后产生的蛋白酶类(蛋白酶主要是脱羧酸酶类)降解鱼肉组织后产生的对产品品质(感官指标)劣化或人体有一定毒害的化学物质。是人体引起炎症和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物质,它可使病人支气管收缩和粘液分泌,患者接触变性原后,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见组胺水平增高。由组胺产生过程分析,水产品中组胺含量的高低,一方面可评判产品加工、保藏等过程对产品品质保持的影响规律及工艺效果,同时又是反映产品质量及其食用安全的重要指标。项目以两种水产品鲐鱼和鲭鱼原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做了以下研究:建立了培养液中组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5μg/mL,回收率在100%~107%,满足方法培养液中组胺的检测。从鲣鱼中分离筛选出2株(J2和J4)产组胺产组胺菌株,经检验为与蜡状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近,其组胺产生量最大值为12.47mg/L,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适生长pH分别为7和6;产组胺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最适pH均为5。从鲐鱼中分离筛选得到了较高产组胺菌4株,与产粘液变形杆菌相似性最高。菌株T4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生长pH为7,其最大生物量在11.32logCFU/mL至11.75logCFU/mL。最适产组胺温度也为20℃,此时最大组胺产生量为4.91mg/L;最适产组胺pH也为7,此时最大组胺产生量达4.65mg/L。产组胺菌株的抑菌影响因素和机理以分离到的产组胺菌株J2和T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溶菌酶对菌株抑菌机理。通过测定电导率、核酸物质泄漏率、钠盐耐受性等指标,结果表明溶菌酶对菌株J2和T4均有抑制效果。典型水产品鱼原料微生物生态的分子生态检测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鲐鱼原料及其冻藏过程细菌多样性及其优势微生物,结果表明鲐鱼鳃体系呈弱酸性,pH在5.8~6.8之间,有助于产组胺菌的脱羧作用。鲐鱼鱼鳃的细菌总数随着冻藏天数的增加,总的变化趋势是不断增加,冻藏后期呈缓慢上升趋势,其细菌总数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