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国际认证建设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93

成果描述:

灵长类动物是重要的实验动物之一,实验用猕猴作为人类的“替身”和“活的精密仪器”,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项目围绕灵长类实验动物国际标准化的培育与应用、灵长类动物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以及灵长类动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培育已通过国际实验动物管理与认证协会(AAALAC)的完全认证与复检,并为国内外的科研机构提供了大量的灵长类实验动物;开发了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系统并已投入应用;系统地对青年食蟹猴的生化指标、血常规以及血凝参数进行了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成年猕猴膀胱结石病症;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酒精性肝损伤疾病猕猴模型并获得专利授权;有效建立了神经性系统疾病模型,包括猕猴帕金森病、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在世界上首次培育了靶向基因猴,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猕猴DNA、细胞(体细胞、精子和卵)、胚胎、器官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完善的灵长类动物实验平台,已为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一些知名制药企业提供药物安全评价和药物研发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承担单位的实验动物规模达到4700余头,年产灵长类实验动物达到了800头的能力。开展了一些列人类疾病猕猴模型的研究,以及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价实验。云南中科灵长类重点实验室使用培育的标准化实验用猕猴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人类疾病模型的研发,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部分研究成果已达世界领先。为昆明科灵生物公司、昆明迪恩艾思生物公司、南京医科大学、上海白安医星公司、上海生科院等开展了合同外包服务,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000万余元,并为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加拿大ISAGE公司等提供标准化实验动物近800余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设完成的国际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获得“2008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并获得昆明市科技一等奖,于2007年被科技部任命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项目的完成在世界上也首次报道了青年食蟹猴的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和凝血参数以及首次报道了猕猴膀胱结石病症,该项目的实施共申请专利6项,获得授权3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SCI文章5篇,会议摘要1篇,制定企业内部使用标准操作规程300余个,开发了灵长类动物管理系统1套。晋升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培养实验动物学方面的技术人才135人,培养研究生8人,2人入选云南省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入选昆明市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该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厅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