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介导的糖皮质激素活化在儿童肥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45

成果描述: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期肥胖尤其是中心型(内脏性肥胖),是成年期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因此,研究儿童期肥胖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使成年期疾病在儿童早期得以预防和治疗。研究显示,脂肪组织是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通过其内分泌因子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积聚。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不仅在功能上与胰岛素相互拮抗,而且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脂质积聚,调节脂肪组织的分布和脂肪细胞因子分泌。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I型(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te type 1,11βHSD1)是GC活化的关键酶,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和肝脏,具有激活GC,放大局部GC的作用。11βHSD1特异性过表达可导致中心型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发生,抑制或阻断11βHSD1,则降低肥胖发生的危险。然而,既往研究主要限于动物模型和成人。婴儿期和青春期是脂肪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使儿童期肥胖的病理生理不同于成人。自2004年起,该研究小组开始了肥胖系列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以脂肪组织为研究主线,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的研究人类不同阶段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11βHSD1等脂肪细胞因子mRNA表达模式;通过体外脂肪组织的培养,验证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对11βHSD1部位特异性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脂肪细胞的分化、脂质积聚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了早期过度营养以及断乳后不同膳食脂肪酸对大鼠组织局部GC代谢酶发育的影响以及与成年期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1)人类脂肪组织基因表达具有明显部位特异性和年龄特征,儿童皮下脂肪组织中11βHSD1表达水平与BMI密切相关,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表达则随年龄而升高,并与瘦素(leptin)水平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表达负相关,提示与胰岛素抵抗形成相关的危险因子始于儿童时期。(2)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特异性上调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积聚,青春期是内脏脂肪组织发育的敏感阶段。(3)哺乳期营养过度可致青春期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酶活性持续增加,并增加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而断乳后ω3不饱和脂肪酸膳食干预,可以恢复GC代谢平衡,改善临床结局。提示以11βHSD1为靶标,早期补充ω3 PUFA膳食可能成为早期营养程序化干预的新途径。在该研究领域,课题组共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论文8篇,中华1篇,中文核心8篇。累计影响因子31.419分,发表论文被J Clin Endocrinol Metab,Obes Rev,J Invest Dermato,Chem Biol等著名SCI杂志引用63次,中文杂志引用45次,研究生论文引用24次,其中单篇最高被引用31次。在美国内分泌学会网站刊登专题述评(www.endo-society.org Endocrine News 2010.5),称赞为肥胖战争中的新靶标,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研究结果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同时成功举办相关内容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4次,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儿童肥胖临床。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