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河海大学;南京宁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市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耕地质量保护站;南京市江宁区耕地质量保护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942
成果描述:
| 该项目属于大气科学、环境保护和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采用生物催化转化利用技术解决农业温室气体和农田面源污染排放问题。把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与各种有益微生物结合起来,资源化再生利用,就地还田转化为土壤腐殖质、生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不当处置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尤其是秸秆焚烧所造成严重空气雾霾问题,同时解决化肥不合理施用造成的农田面源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达到固碳减排,提升耕地地力,改善空气和水体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该项目历经10年多方合作深入研究和应用,在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设施栽培瓜果连作障碍调控技术集成产业化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国家公益性行业(水利)科研专项专题农田生态节水和水循环净化系统研究与应用,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项目秸秆还田快腐剂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稻壳碳改良土壤控制流域性氮磷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江苏省耕地质量提升和生态安全推广项目等科技经费支持下,重点取得以下几方面创新成果:研发了农作物秸秆原位转化农田土壤腐殖质和土壤固碳技术。该技术能在农作物收获后在田间就地把农作物秸秆原位转化成农田土壤腐殖质,解决了农作物秸秆随意抛弃及焚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雾霾问题,增加土壤有机碳;研制了农作物秸秆快速腐解生物利用固碳技术。该技术通过添加不同的生物、化学催化剂,快速催化农作物秸秆腐解,将复杂的作物秸秆成分进行转化,促进秸秆中的氮素和碳素形态转变,结合该技术开发的专用机具,加速农作物秸秆在田间快速就地转化生物碳,有利农田土壤-生物-化学联合固碳快速协调进行;开发了畜禽粪便添加微生物菌株的生物催化转化固碳技术。利用该技术将畜禽粪便研制成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解决了畜禽粪便随意处置或弃置造成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问题;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研制并开发了多种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产品。这些产品的使用部分替代了农田化肥使用,解决了农田面源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该项目已经获得授权国家专利25项,发表文章20篇,其中SCI论文17篇,中文论文3篇;该项技术和产品近3年在江苏省内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南通、盐城等市县累计试验示范推广应用92万吨,应用面积530万亩次,农作物秸秆腐熟还田等370万亩次,新增产值16.6亿元,降低农本1.1亿元,合计创造经济效益17.7亿元;同时全省累计农业节氮(N)425万公斤,减磷(P2O5)230万公斤,减少CO<,2>排放40.5万吨,减少CH<,4>排放5.1万吨,减少N2O排放4.05万吨,由此产生的环境效益累计达到5.9亿元(按全国七家碳排放交易所CO<,2>平均价40元/吨折算),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