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生产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87

成果描述:

该项目针对近年来蛋鸡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高效、安全、环保、可持续为目标,围绕蛋鸡养殖模式、营养生理、环境控制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蛋鸡生产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鉴于动物福利化养殖发展趋势,以及种鸡企业劳动力资源短缺、成本加速攀升、疾病传播加剧及产蛋后期性能下降等问题,集成家禽福利笼养及现代规模家禽设施化养殖技术,并利用绿色中草药协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机理,开展了种鸡本交笼养殖及改善产蛋期生理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鉴于规模化养殖不同类型蛋鸡舍外围护对蛋鸡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体重主导品种蛋鸡对鸡舍外围护热工参数需求的差异,通过构建鸡舍热平衡模型,开展了蛋鸡舍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技术参数的研究与应用;针对不同规模蛋鸡场鸡舍内环境差异及舍内氨气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等问题,以产氨、抑氨菌间拮抗作用及氨氮优先利用为基础,利用微生物技术筛选出高效抑氨菌株,研制有效抑制蛋鸡舍内NH<,3>产生的抑氨菌剂,改善蛋鸡舍内小环境空气质量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围绕规模化蛋鸡场蛋鸡粪便处理技术单一、鸡粪有机肥产品针对性不强、附加值不高及资源化利用率有限等问题,结合近年来主要作物设施化耕作制度带来的土传病害发生率不断加剧的问题,将作物病害微生物生物防治原理与蛋鸡粪便堆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有效融合,筛选出可防制作物特定病害(如辣椒疫病和辣椒炭疽病)的高效生防菌株,建立生防菌在蛋鸡粪便堆肥过程增殖利用的方法,开展了利用蛋鸡粪便生产生防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达到蛋鸡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及其在农牧循环中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针对蛋鸡饲料加工、品质安全与资源利用问题,以及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新变异株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等问题,从蛋鸡品种特性、饲料养分表观代谢率与投入品成份及结构、抗营养因子生物钝化以及新城疫母源抗体变化规律等方面,开展了不同品种蛋鸡适宜全价饲料料型的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选择与利用、发酵饼粕饲料资源利用及免疫程序优化等蛋鸡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经过近7年的攻关,该项目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制定与蛋鸡生产与环境控制相关的安徽省地方标准4项,在该领域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篇。该项目使父母代蛋种鸡生产管理效率提高了2倍,种鸡受精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3.7%和3.8%,种鸡及商品蛋鸡入舍母鸡产蛋率提高2%-5%,死亡率降低1%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5.0%-8.0%;鸡舍氨气浓度降低40.0%-59.0%,蛋鸡粪生防有机肥每吨增值100-120元。项目自2012年起在安徽、湖北及江西三省数十家蛋种鸡及商品蛋鸡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其中父母代蛋种鸡累计215万套、商品蛋鸡累计5013万只,生产销售蛋鸡粪便生防有机肥13.5万吨,新增纯收益1.57亿元,加快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蛋鸡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绿色种养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