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太阳禽业有限公司;安徽太阳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82
成果描述:
| 规模养殖业在追求优质高效的同时,如何解决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以实现无公害健康养殖,已成为该省规模养殖业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的一项艰巨任务。该项目围绕肉鸭优质高效生产和粪便与垫料混合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开展了以下研究:针对规模化肉鸭生产采用的稻壳厚垫料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产生的大量粪便与稻壳混合物,通过自主筛选的优良高温腐熟发酵菌种,开发出固态好氧发酵鸭粪便与稻壳垫料混合物生产有机肥的产业化技术,该技术与自然发酵腐熟比较,发酵腐熟周期缩短7-10天,有机肥中速效氮养分损失降低15%。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机械化有机肥生产基地-安徽太阳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肉鸭粪与稻壳垫料混合有机肥1万吨,真正实现了规模化肉鸭生产的无害化生态养殖。通过开发利用该省较廉价的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芝麻粕,有效降低肉鸭养殖的日粮成本。通过营养价值评定,以及不同饲养阶段、不同添加比例和等营养替代方式等系列肉鸭饲养技术的研究,确定在肉鸭后期(15日龄后)日粮中用芝麻粕替代4个百分点的豆粕,每吨日粮可降低成本40元,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均无不良影响。通过自主筛选高效饲用发酵菌种发酵改良低品质蛋白饲料产业化技术应用,开发出的生物饲料显著提高了肉鸭的品质。经过系列发酵条件和发酵工艺的优化开发出的高品质发酵菜粕和发酵芝麻粕,其主要抗营养因子硫苷和植酸含量分别降至15μmol/g和0.08%以下,小肽含量提高至4.1~9.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提高。由于发酵过程中辅以廉价玉米浆,不仅有效减少菜粕和芝麻粕养分的发酵损耗,而且还降低生产成本。用其替代豆粕饲喂肉鸭,肉鸭的全净膛屠宰率显著提高3.8%,鸭肉的风味前体物质--肌苷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分别显著提高17.5%、22.1%和24.2%,鸭肉的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显著改善。国内外累计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3篇,CSCD核心论文14篇。专利保存饲料发酵菌种和有机肥发酵腐熟菌种4株。项目实施期间,在安徽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科创牧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成两条微生物发酵菌剂和发酵蛋白饲料生产线,可年产发酵菌剂300吨和发酵蛋白饲料5000吨;近三年来,通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太阳禽业有限公司,及“龙头企业+农户”协议养殖,累计出栏肉鸭2500万只,新增产值6.31亿元,利润7250万元;累计生产有机肥2.3万吨,新增产值1338.9万元,利润116.5万元,处理肉鸭粪便与稻壳垫料混合物4.6万吨,减排671.6吨以上N和1554.8吨以上P,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