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烧结烟气汞污染监测及控制技术示范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正实同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73

成果描述:

汞作为一种重金属污染物,具有高度生物富集性、毒性和易迁移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很大。中国大气汞排放量占全球人为汞排放的30%~40%,已成为全球范围汞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无论是从国际履约还是国内汞污染防治的角度,均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钢铁行业是仅次于火电、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中国大气汞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在复杂的钢铁生产流程中,烧结工序产生的烟气污染最为严重,因此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成为钢铁行业治污重点,但关注主要集中在SO<,2>、NO<,x>和粉尘等方面,在非常规污染物汞监测及控制方面存在着监测方法缺失,基础数据薄弱、排放状况不清,缺乏经济可行的汞减排技术等问题。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排放具有烟气量大、高湿高尘,汞浓度相对较低的特征,不能简单地将燃煤电厂汞排放监测及控制技术直接移植,亟需对工业烟气汞污染监测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以获得更为准确有效的排放监测数据,同时有针对性开发价廉的汞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该项目针对中国钢铁行业烧结工序烟气排放特点,积极应对未来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烧结烟气汞污染监测方法、价廉高效汞吸附剂及成套化汞污染控制技术,为中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汞污染监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如下:针对钢铁烧结烟气排放特点,对现有固定源汞监测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建立钢铁烧结烟气汞排放特征测试方法与质量保证体系。针对卤素改性活性炭存在二次释放、易产生酸性气体腐蚀管道等问题,开发了一种价廉高效的非卤素改性活性炭吸附剂,降低了工业应用运行成本。针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速度场和浓度场对活性炭喷吹位点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反应器内活性炭喷吹位点进行模拟优化,确定了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最佳的活性炭喷射位点。。针对钢铁烧结烟气汞污染控制主要通过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协同实现脱除的现状,采用活性炭喷射技术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相结合的工艺,建立了循环流化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示范工程,烧结烟气汞脱除效率达99%以上,显著降低了烧结烟气汞排放。该项目的研发成果,满足了中国钢铁行业汞污染监测及控制技术的需求,促进了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提升,推动了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减少汞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的直接危害。特别是对于北京周边数百家钢铁企业的烧结烟气污染控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改善首都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