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37
成果描述:
| 该课题为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立项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桂科攻1123003-6。课题是主要针对广西冬葡萄上市期集中、市场饱和、价格波动和针对性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空白等产业问题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技术原理包括结合广西冬葡萄产业状况,研究研究先进的冬葡萄保鲜材料、设施和技术,研究冬葡萄的贮藏保鲜条件,探索适宜广西冬葡萄贮藏的集成技术手段,制定出地方标准,确保广西一年两收葡萄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课题通过技术研究、小试和中试研究,开发适宜广西冬葡萄贮藏保鲜的生物、化学保鲜剂和保鲜贮藏技术,完成适宜广西冬葡萄精准集成保鲜技术体系1套,完成地方标准1套,建立示范基地2个,年贮藏量达25吨,累计示范50吨以上,达到贮藏120天,好果率95%以上的效果。该课题涉及的葡萄贮藏保鲜技术,是根据广西独特资源优势,在先进的一年两收葡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化学保鲜技术和温度精准物理保鲜技术使冬葡萄完全避开了集中上市时间,满足元旦、春节直至翌年夏葡萄上市期间的市场需求,是思路和技术的双重创新,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和先进性。该课题通过小试、中试和扩大示范,解决了冬葡萄贮藏保鲜和商品化等各项关键性技术,根据统计,共建立中试试验示范基地2个,中试贮藏10.1吨,指导面上贮藏葡萄63.16吨,帮助农民增收36.64万元。完成了包括冬葡萄贮藏保鲜的采收要求、包装与运输、入库处理、冷藏过程控制、出库、试验方法及商品化处理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规范化,制定了广西地方标准1套:《鲜食冬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范》DB45/T 1161-2015。该课题设计的葡萄贮藏保鲜技术体系已成熟,可以直接指导生产使用。该课题涉及之冬葡萄贮藏保鲜技术,主要依靠物理技术(精准温度控制系统)和生物、化学保鲜技术,所涉及生物保鲜剂完全由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制剂组成,安全无毒,所涉及化学保鲜剂为含硫制剂,经缓释控制,所贮藏葡萄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消费者食用安全无毒害。该课题技术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生产的鲜食冬葡萄的贮藏保鲜。该课题技术主要起建立示范基地作用,指导企业进行保鲜应用,培训冬葡萄种植户。指导柳江鲁比葡萄合作社贮藏冬葡萄63.16吨,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广西区冬葡萄产量不高,仍未达到鲜食市场饱和程度,另外,广西尚缺乏用于葡萄保鲜的专用冷库,商业冷库多出现物料混杂和温度控制不稳等现象,影响葡萄贮藏保鲜效果。随着广西冬葡萄产业的不断壮大,希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建立葡萄专用贮藏库,未雨绸缪,延长葡萄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