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钦州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34
成果描述: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于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面上项目,于2011年12月结题。研究经费4万元,广西教育厅研究经费2万,依托单位自筹2万元。项目研究成果发表3篇SCi论文。3篇论文于2011年公开发表。研究目的与意义:“缺氧”能导致从轻微疲劳到威胁生命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方格星虫广泛分布于广西沿海,是广西重要的海洋药用资源,素有“海洋冬虫夏草”之称,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等功效。但是缺乏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方格星虫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进行开发利用,市场上很难见到以方格星虫为原料开发的相关产品该研究以产于钦州湾的方格星虫为原料,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方格星虫中具有明确耐缺氧功效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表征,并研究其活性功能,其分离的活性成分可作为耐缺氧功能食品的功能因子或相关原料药。该产品适宜以下人群:缺氧环境工作生活人群;脑力工作者;运动员;心脑血管系统障碍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的易缺氧人群;体质偏差的中老年人。该项目的研究对于提高方格星虫的药用价值,提升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论点与论据研究:结果发现:方格星虫水提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功能。将从方格星虫体壁中获得的水溶性成分,利用动物模型研究了水提物的抗炎和抗疼痛活性,结果显示,水提物能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右旋糖苷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棉球诱导的肉芽肿、二甲苯诱导的耳肿胀等炎症,并呈现剂量依赖特征;提高小鼠热板致痛阈值,降低小鼠扭体反应。方格星虫多糖具有良好的耐缺氧和免疫调节功能,通过常压缺氧、亚硝酸钠毒性缺氧、急性脑缺氧动物模型实验,结果发现方格星虫多糖具有良好的耐缺氧活性。细胞水平研究发现方格星虫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及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具有激活作用。方格星虫多糖不仅对细胞无毒性,而且能上调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诱导iNOS和COX-2的表达,抑制精氨酸酶活性。方格星虫多糖是一种新型的多糖。从方格星虫水提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均质多糖,分子量为350kD,GC–MS分析表明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岩藻糖和半乳糖,摩尔百分比分别为28%、16%和56%。结构分析表明该多糖为一种新型的多糖,其可能的结构如下:A :→6)-Gal-(1→或→3)-Rha-(1→;B :→3,6)-Gal-(1→);C :→3)-Rha-(1→或→6)-Gal-(1→;D : Fuc-(1→或Fuc-(1→6)-Gal-(1→或Fuc-(1→3)-Rha-(1→4.创见与创新方格星虫具有显著的延缓衰老、抗氧化、抗疲劳、耐缺氧、耐高温及促进乳汁分泌等药用功效。但缺乏对方格星虫生物活性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限制了方格星虫的有效开发利用。该研究结果发现方格星虫水溶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格星虫多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耐缺氧功能。并且方格星虫多糖为一种新型的多糖。研究结果为方格星虫的开发利用提供前期数据。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该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用前景广阔。生产工艺经进一步优化、放大后可以大规模生产,可应用于医药及其功能性食品等相关产业带的构建,是适合县市级企业开发和生产的项目。产业化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历年获奖情况:研究成果论文之一《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n macrophage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Sipunculus nudus L.》获201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成果简介: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三篇SCI论文: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n macrophage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Sipunculus nudus L.,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1(49):2961-67(SCI),被引13次;Anti-hypoxia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extracted from the Sipunculus nudus 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1(49):523-6(SCI),被引6次;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nociceptive activities of Sipunculus nudus L.extract.,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1(137):1177-82(SCI),被引7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