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EBV-LMP1与VEGF、IL-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30

成果描述:

鼻咽癌是该区常高发恶性肿瘤,也是难以治疗的肿瘤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在探索中。一些相关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这些基因与鼻咽癌的发病机理、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仍未明了目前认为,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鼻咽癌发生、发展重要原因。p7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个在多种人类肿瘤发生缺失频率非常高的区域-1P36.33,编码的蛋白质在结构上与p53具有较高同源性,在功能上有部分重叠,可能是抑癌基因p53家族新成员。基质金属蛋白酶19(matrixmetalloproteinase-19,MMP19)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成员之一,有MMPs共有特征即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生物学功能:调节细胞循环和凋亡,抗血管生成,抗炎等。MMP19表达缺失的小鼠中肿瘤新生血管和侵袭性会增加,这提示它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是起着一定作用。该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和TUNEL等技术对鼻咽癌、癌旁组织及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p73、LMP1、IL-8和VEGF等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结果:P73蛋白在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鼻咽癌组织中P73蛋白明显上调,提示P73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鼻咽癌中P73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TNM分期有关,I、Ⅱ期明显低档于Ⅲ、Ⅳ期,P73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参数;鼻咽癌中P73与P5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提示鼻咽癌中P73基因过表达不一定同时存在P53基因突变;P7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无相互关系,提示P73诱导细胞凋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IL-8和VEGF在鼻咽非角化性癌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黏膜慢性炎组织,IL-8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NPC组织中LMP1呈高表达,LMP1表达与NPC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因此,p73、LMP1、IL-8和VEGF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定量RT-PCR、Western blot、动物试验等技术,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探讨MMP19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MMP19在鼻咽癌表达下调显著高于正常鼻咽粘膜和癌旁粘膜,鼻咽癌中MMP19还有其他的生物学功能即抑制肿瘤和抗血管生成,提示鼻咽癌组织中MMP19蛋白呈低表达有助于肿瘤发生发展。经查新以上结果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该课题研究结果表明p73、LMP1、IL-8、VEGF和MMP19等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结果为临床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丰富了抑癌基因、细胞凋亡的理论和应用。应用该技术可作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指标。该实验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好,试剂已商品化,价格便宜,易于在临床推广、亦可通过开展学习班等形式向基层卫生单位推广应用,有很强社会和经济效益。2003年1月-2014年12月,该区4家三甲医院病理科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应用了该项目研究结果诊断早期鼻咽癌病例。该项目在相关国内知名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SCI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