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绿之舟机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桂林市排水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08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中国城市环境不断改善,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生活污水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的来源之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其建设与运行管理相对滞后,因此,探索适合村镇污水处理的技术方向、开发适用处理工艺,加快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该项目在此背景下被列入2011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漓江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桂科攻1140002-1-1)。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和环境技术较落后,建造和运行费用不能太高,管理要方便等因素,设计了人工生态处理系统,采用了“地埋式微动力高效反应器+复合型人工湿地+景观塘”组合工艺。污水由各住户的排污沟汇入排水管网至污水处理站,进入一体化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通过酸化、好氧和厌氧接触氧化行多级消化后有机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大部分的N。之后污水中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从而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污染物除去。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村镇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根据该项目研究结果和专利说明,该项目通过技术集成,将自主研发的地埋式微动力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景观塘”组合工艺适于村镇污水的处理,地埋式人工生态处理系统具有无药耗、不需专业人员管理、出水效果好且稳定的优点,这与其他同类处理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地埋式人工生态处理系统在净化污水的同时还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美乡镇建设和谐统一。在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基建成本、能耗、运行管理和对村镇污水适应性等方面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地埋式微动力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景观塘”组合工艺已通过小试试验和示范工程应用验证,出水水质稳定,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特别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适用范围10-300m<'3>/d。该技术工艺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系统同时具有无药耗、不需专业人员管理、出水效果好且稳定。应用情况:组合工艺在广西龙胜县金车屯示范工程中应用,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该组合工艺已在农村连片治理中进行应用。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