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饮用水源地生物保护技术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东北林业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746

成果描述:

课题组研究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高等水生植物和高等水生动物对水质的净化过程。根据水生生物对水质的净化过程,课题组确定了通过操纵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人工干预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运用纳米生物效应高效净化水质技术,将有机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清除出水体的技术路线。项目在水源地监测和保护的方法和技术上取得创新,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3S技术结合水生生物技术监测和保护水源地水质变化的方法,以及利用纳米生物效应净化保护水源地水质的技术。项目根据水源地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建立了水源地生物保护技术模式: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源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评价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污染物输出的影响,控制污染源,保护水质。采用纳米生物效应高效技术,在水源地消落区建立人工湿地,直接吸收氮、磷等有机污染物,通过硝化、反硝化、降解、络合、吸附等作用消除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经纳米生物效应技术初步净化的水体进入水源地中心区,利用水体上层、中上层和底层的水生生物吸收有机污染物,进一步降低水体污染程度。根据水源地初级水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情况,人工调控水生态系统顶级消费者-鱼类的种群结构,将水体有机污染彻底移除水体,净化水质。根据水源地水质状况,反馈调控水源地人工纳米植物湿地面积和水生生态系统群体结构,不断提高污染物清除量。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建立了西泉眼水库生物保护技术示范基地,四年内共清除氮元素污染折合为氮肥29110吨,磷元素污染折合磷肥7810吨,水库水质改善效果明显。2010年水库水体氨氮、总磷和总氮含量相比2009年分别下降了42.1%、42.3%和36.2%。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