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经济的含汞废水处理方法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730

成果描述:

汞及其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一是汞污染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而且易在大气、土壤、水体间相互迁移,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保问题之一;二是自然界汞资源稀缺,全球供应量已经逐年减少,据有关研究,近一、二十年内汞资源将完全枯竭。中国聚氯乙烯产能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总产量超过1500万吨/年,其中80%以上为电石法生产工艺。电石法生产工艺使用汞触媒约10000吨(氯化汞约1000吨),汞消费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随着低汞(固汞)触媒的推广应用,汞的消费量逐年减少,但聚氯乙烯生产仍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耗汞行业,部分含汞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至水相,同时采矿采煤过程中浮选及洗煤废水也含有汞污染物。做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对于中国减少汞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含汞废水处理多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金属还原法、微生物浓集法、溶剂萃取法等,处理的效果和成本取决于汞的存在形态、初始浓度、废水中的共存离子以及出水水质要求达到的标准,实际应用中硫化物沉淀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初始浓度较高含汞废水,吸附法选用活性炭、粉煤灰、羊毛或吸附树脂等,处理成本较高,可处理不同浓度含汞废水,离子交换法适合处理浓度低而排放量大的废水,出水汞含量低于5μg/L,但失效的树脂不能再生。该技术采用螯合絮凝法将聚氯乙烯行业工艺水深度处理并实现汞富集资源化,处理后工艺水各项指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通过两步法处理工艺专利技术设计,利用工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实现了深度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装置投资项目少的经济技术目标。该技术在该公司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中投入试运行,经优化和工艺探索稳定运行3个月后,2012年12月通过了榆林市环保主管部门的现场监测及验收工作,该装置运行至今,水质处理效果良好,优于国家标准对氯碱行业废水含汞要求。
需求匹配